三伏天艾灸 隔姜灸最為正宗
入伏以后,幾大中醫院都在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治療一些冬天易發的疾病,其實冬病夏治并非僅僅是三伏貼,在這個時期進行艾灸也是很好的補充人體陽氣,達到冬病夏治的最好辦法。其中“三伏灸”中又以“隔姜灸”效果最好。
貼敷時間要記住
“三伏灸”起源于秦漢、被稱世界上最早預防醫學手段,系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以中藥制成的藥餅,在相應穴位進行貼敷濕熱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經絡,以達到養身調理的效果。
進行三伏灸時間短暫,為每年的頭伏、中伏、末伏三天。今年的初伏為7月18日,二伏為7月28日,三伏為8月7日,加強伏為8月17日。
隔姜灸最正宗
“三伏灸”中,“隔姜灸+貼藥”是最傳統療法。隔姜可使貼的藥容易滲透,激發穴位功效使療效疊加,才能發揮三伏灸的真正療效。
隔姜灸加藥貼一般需要30-40分鐘。之前要事先準備,精選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點燃艾灸,待灸燃盡再敷貼上藥,只有這樣才是正規定義的三伏灸。
特別強調,作為慢性疾病的治療,三伏灸一般需要堅持三個療程,也即連續三個夏天都要按時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療。有的醫院還推出加強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鞏固療效。
哪些病適合“三伏灸”
傳統上,三伏灸適合陽氣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適合兩大類疾病,一是有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骨關節病等。
此外,辦公一族常見的空調病、肩頸酸痛,由抗生素、激素引起的陽氣不足者,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屬虛寒證,也可嘗試三伏灸保健治療。現在不少年輕人在緊張的工作中,也出現亞健康狀態,用這種藥物發泡方式治療,清心氣通氣血,效果很好。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