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有7類人不宜練氣功
有7類人不宜練氣功
1、個性素質有缺陷者:過分關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動者,平時性格內向、做事小心謹慎者,或固守己見、愛鉆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這類人練功易出現偏差。
2、對練功朝三暮四者:練功前一定要仔細對照,選擇合適自己的功法。一旦確定,就要潛心練習,不可同時練幾種功法,也不可今天練一種,明天練一種。幾種功法相互影響,或換來換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會影響練功效果,還容易造成氣亂,出現偏差。
3、有精神障礙傾向者:比如曾有過或現仍不時出現意識障礙、憂郁狀態或癡呆癥狀的老人,這類人不應該練氣功。因為練功入靜之后,體內精神障礙因素容易被激發,在大腦皮層中形成一個興奮灶,會使練功者出現精神異常,并且不能自主恢復到練功前的相對正常狀態。
4、有潛在精神病發病因素者:在直系親屬中有患過精神病的人,或練功者本人曾患過諸如精神分裂癥、癔病、躁狂性抑郁癥者,或在個性特征上具有“暗示性”高者,一般均不宜練氣功。這類精神素質的人練功時最易誘發精神障礙。即使患病已經康復,練功也易再次發生偏差。
5、長期心理過于壓抑者:在練功時的入靜狀態下,因解除了內心抑制,易出現情緒激動,個別病人還容易出現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失調,導致精神障礙。
6、平時過于迷信或受邪教影響太深:這種人容易把氣功神秘化,易于接受言語、行為的暗示,還往往會把某個所謂“氣功大師”奉若神明,當作不容他人懷疑的偶像。這種人不但易在練功中誘發精神障礙,出現偏差,而且對產生的不良后果往往執迷不悟,糾正偏差比較困難。
7、對氣功過于“癡迷”者:由于不是自然追求健康放松,而過分追求“氣感”和“幻境”效果,強調誘發特殊功能或達到“自動發功”。這種“氣功態”的意念過于強化,超過一定限度,會造成大腦皮層廣泛性的區域抑制,而局部出現強烈的惰性興奮灶,最終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發生精神障礙。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