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與養陽
艾葉苦辛,性溫,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具有純陽之性,善補陽氣;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火溫熱,可溫通經絡,補虛陽起萎陷。因此,對于陽虛為主的病癥,用艾灸治療能溫補陽氣、升陽舉陷,使火氣助元陽,以達助陽治病之功。
關元灸、氣海灸:關元又名丹田,為一身元陽之所;氣海為諸氣之海,是大補元氣、調節下焦氣機的養生保健重要穴位。灸關元、氣海能補腎陽、益精血、調沖任、行氣通瘀、散寒止痛。長期施灸可壯一身之氣,恢復虛損,調養陽氣不足、身體衰弱、怕冷乏力、遺精陽痿早泄以及月經不調等。每次灸3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隔日一次;連續灸30天為一療程,休息10-20天再灸,共灸3個療程。
足三里灸: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灸足三里穴具有溫中健脾益胃、培補后天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足三里灸能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延年益壽、改善免疫功能,對腸胃、心血管系統有顯著的調養作用。方法:隔日一次每月灸15次,或每月初一至初八(農歷)連續灸8天
命門灸:命門即為生命之門,是滋腎壯陽養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多用于腎氣不足、形體虛寒者,尤其是遺精陽痿早泄帶下泄瀉肢冷腹寒者效果尤佳。每次灸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連續灸3-6個月。
大椎灸(身柱灸、膏肓灸):大椎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交會穴,總督一身之陽氣,為振奮陽氣強壯保健的重要穴位,能防治各種虛損和感冒等病癥,還能醒腦寧神,增強智力、調節大腦功能。現代研究發現,大椎穴具有良好的消炎、退熱、解痙、預防感冒和增加白細胞的作用,灸大椎還能促進頭部供血,預防中風的作用。每次灸30分鐘,隔2日灸一次,每月灸15次,連續灸1-3個月。
中脘灸:中脘是胃的募穴,為強壯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補后天之精的作用。灸中脘具有溫運脾陽,補中益氣的作用,臨床實踐證明,中脘灸能夠調理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補益氣血。每次灸30分鐘,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