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的危害有哪些
很多人在生活當中有嚼檳榔的習慣,而且嚼檳榔還會上引,專家指出,嚼檳榔有很多在危害,嚴重的會誘發口腔癌,下面為大家介紹吃檳榔引發哪些危害。
檳榔,別名榔玉、賓門、青仔等,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是我國傳統的藥材。它的花、種子和果實均可入藥,一般主要作為驅蟲藥,已列入藥典管理目錄。嚼著吃 的檳榔是將果實去核,用荖花(或稱為榔葉)、石灰包裹制成,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是把檳榔、煙葉和其他一些原料混在一起制成嚼塊。
為什么人們喜歡吃檳榔
檳榔吃起來又苦又澀,還帶點甜辣的輕微刺激感,這有啥好吃的?其實吃檳榔不是吃味道而是吃感覺,檳榔堿等成分可使人發熱、興奮,而且有一定成癮性。過去曾有 報道,湖南一些地方的檳榔加工廠還在腌制過程中偷偷使用麻黃草,這無疑會增加其成癮性。由于麻黃屬于易制毒原料,近些年打擊力度挺大,但當地的企業還有沒 有這樣的違法行為就不得而知了。
哪些地方在吃檳榔
其實,人類吃檳榔的歷史非常久遠,考古學上甚至可以追溯到銅器時代的越南。公元前600年的梵語手卷里也出現過有關它的描述(再次證明傳統的未必就是安全的)。目前,喜食檳榔 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比如印度、菲律賓和我國的臺灣地區、海南、云南、湖南、福建等地,有些已成為當地居民的傳統習俗。
受商業利益的驅使,檳榔產業不斷擴大,僅在印度的規模就超過每年數億美元。由于檳榔可能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一些國家或地區早已開始控制,比如美國1976年就嚴禁各州之間運輸檳榔果,加拿大直接禁止銷售檳榔產品。
檳榔致癌是真的嗎
經常咀嚼檳榔確實容易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檳榔導致口腔癌早在1860年就有人提到了,沒想到吧?但國際癌癥研究中心2004年才把檳榔確認為1級致癌物。 其實1985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致癌的確鑿證據,只是當時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檳榔本身就能致癌。
后來流行病學證據逐漸出現,尤其是從印度、巴基斯坦獲得了含煙草和不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都能致癌的證據。同時,大量的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證據不斷涌現,證明不僅檳榔制品,無論是否含煙草成分都有致癌性,其青果同樣致癌。
分類為1類表明檳榔有明確致癌性
需要提示的是,有些文章提到檳榔是1類致癌物,而黃曲霉毒素M1才2B類致癌物,言外之意檳榔比黃曲霉毒素M1厲害。其實,致癌物等級和致癌性的強度根本沒有任何必然聯系,等級越高只是表明證據越確鑿,比如紫外線也是1類致癌物。
檳榔消費地區的癌癥譜
“癌 癥譜”通俗地講也就是將各種癌癥來個排名,看誰殺傷力更大。在歐美,癌癥譜排行前幾位的分別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但是東南亞國家口腔癌一直 名列前茅。在南亞一些地方,口腔癌甚至是男性癌癥第一殺手,在女性也僅次于乳腺癌和宮頸癌,而且從1975年到2002年一直是這樣,這是證明檳榔與口腔 癌相關性的非常重要的佐證。
嚼檳榔為什么會增加得口腔癌的風險
一般認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檳榔含有的化學 物質經咀嚼后形成亞硝胺類物質。比如從嚼檳榔不含煙草的人唾液中檢測到三種亞硝胺類物質;其次是檳榔比較硬,特別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后對口腔的磨損更厲 害,經常使口腔黏膜處于受損狀態,增加癌變幾率;最后是煙草,包括嚼食和吸煙,與檳榔“臭味相投”,共同促進口腔癌的形成。
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吃檳榔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那就是:任何負責任的研究者都不會給出“健康吃檳榔”的建議。如果提出這樣的消費建議,那和公共衛生專家抨擊的“卷煙降焦減害”有什么區別?正確的建議只有一個: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和戒煙一樣戒檳榔。
不要相信被財政稅收綁架的地方政府,更不要相信檳榔產業界的說辭,這種以健康和生命為代價的沾血的GDP該扔掉了!當然,檳榔和香煙相比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香煙是害人害己,檳榔只害你自己而已。
嚼檳榔的危害有哪些
檳榔,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在我國海南、臺灣兩省栽培也較多。食用檳榔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檳榔有“下水腫、通關節、健脾調中、治心痛積聚”等諸多病癥。如今,在湖南,人們對檳榔的青果、煙果制品絕不陌生,并稱其為“殼子”。它不但是許多男性的日常零食,還是節慶日的待客“佳品”。大家說起檳榔,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檳榔中濃濃的桂子油味道、嚼在嘴里微微醉的感覺、三五哥們邊嚼邊高談闊論的舒暢,恨的是嚼檳榔的危害帶來的各種口腔問題。
據臨床觀察和醫學研究發現常嚼檳榔與口腔疾患的確有極為密切的關系,那么嚼檳榔的危害有哪些呢?
牙結石:由于制作檳榔的鹵水其主要成分中含有熟石灰,咀嚼后的石灰質和檳榔汁充滿口腔,極易沉著在牙面上形成黃色或棕色或灰黑色的牙結石,影響口周組織健康,且可致使個人口氣不清新,牙齒不潔白,影響社交。
臉部變形:檳榔果較大,纖維粗硬;且因長期用力嚼食,致使咀嚼肌發達,腮部鼓突,表現為臉部變形,如國字臉,青蛙腮,影響容貌美觀。
牙磨損:嚼食動作過頻,超出正常負荷,會造成牙齒過度磨耗,使前牙切緣和后牙咬合面出現咀嚼磨損,牙本質或牙髓暴露,造成食冷熱食物牙齒過敏疼痛。過度磨損甚至使牙齒裂開或折斷。
牙周病:檳榔纖維粗硬尖利,易刺傷牙齦引起出血,嚼后殘渣堵塞牙縫,壓迫牙間乳頭。長此以往,刺激牙周膜,出現牙齦炎,牙根外露等而產生牙周病變,甚至引起牙齒松動、脫落。
口腔黏膜病:咀嚼檳榔主要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SF),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此病列為癌前狀態,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灼痛感,口干,味覺減退,唇舌麻木,口腔黏膜僵硬呈蒼白色,張口受限,吞咽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研究表明檳榔果中含有檳榔堿,能夠刺激口腔黏膜纖維細胞增加及膠原的合成,促進口腔黏膜纖維化而致病。值得注意的是,檳榔堿具有遺傳毒性,對遺傳基因存在損害的風險。另外,咀嚼檳榔也可引起口腔潰瘍和口腔白斑病。后者是癌前病變,一部分可以轉化為癌。
口腔癌:可由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白斑轉化而來,應極其重視。檳榔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檳榔素,而且現在加工過程中加入具腐蝕性的石灰等物質,致癌性更高,所以國際癌癥研究學會已將檳榔劃為一線致癌劑。因為口腔白斑的早期癥狀如口腔黏膜粗糙等并不明顯,患者對此不重視,往往不能及時發覺和主動就醫,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率升高。口腔癌臨床表現為黏膜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或為舌尖出現深紅中帶有白色點狀;超過兩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潰;口內出現腫塊;舌頭運動受限等。口腔癌治療后復發率高達40%以上,前文提到的切除半邊臉的男子即是因為口腔癌復發不得不進行切除修復重建手術。
另外,嚼檳榔的危害還有就是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妨礙消化機能,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出現炎癥甚至穿孔;過量的檳榔堿可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中醫認為檳榔果緩瀉,并易耗氣,故脾虛便溏或氣虛下陷者忌用;尤要注意孕婦應禁食檳榔。
有句檳榔廣告語說“誘惑沖動擋不住”,然而沖動是魔鬼。嚼檳榔的危害如此之多,后果如此嚴重,口腔科醫生建議大家在食用檳榔的暢快小利和患病大害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病從口入,健康是福,檳榔不吃也罷。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