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炮制不同功用也不同
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它既能宣散風熱,又善清解血毒,可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有顯著效果。
1、生藥是把鮮金銀花經過日曬、陰干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生藥味甘微苦,性寒,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溫病初期,常與連翹、薄荷、淡豆豉、荊芥等同用,以加強疏散清熱之力。主治溫病初起癥見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者,其代表方有“銀翹散”。還可用于癰疽疔毒,金銀花有“瘍科之圣藥”之稱,常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強解毒消腫之力。對于癰疽癤毒、紅腫疼痛,無論潰膿還是未潰膿者,使用金銀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極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飲”等。
2、炒藥是把金銀花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炒藥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熱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氣分,多用于溫病中期。常與黃芩、石膏、蘆根、竹茹、梔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內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嘔的作用。可用于邪熱內盛而見發熱煩躁、胸膈痞悶、口渴干嘔、舌紅苔燥及脈象洪數等。
3、金銀花炭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過大),將金銀花炒至焦黃或稍黑,貯存備用。炭藥味甘微苦澀,性微寒,重在清下焦及血分之熱毒,主要用于治療痢疾等。常與黃連、木香、赤芍、馬齒莧、蒲公英等藥合用,能起到清腸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金銀花炮制不同,不但功效不同,用量上也存在著差別。常規用量:生藥10~30克,炒藥10~20克,炭藥10~15克。中醫指出,治療瘡瘍膿腫者宜重用金銀花,劑量為60~90克。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