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為什么出虛汗
產婦剛剛生完寶寶后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過了產褥期仍然大汗不止,那么建議產婦警惕是否得了產后汗證。產后汗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涔涔汗出,持續不止,中醫稱為“產后自汗”;一種是睡眠中汗出濕衣,醒來即止,中醫稱為“產后盜汗”。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是俗話所說“月子病”的表現,需要到醫院就診,以便醫生能用中藥幫你調理。
實際上,產后盜汗是非常常見的。假如在產后一周左右內的盜汗,是因為產婦體內的水分比較多,通過內分泌以及神經的調節,使汗腺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屬于生理性產后盜汗。
假如盜汗持續時間比較長,甚至是幾個月,還是應該考慮是病理性產后盜汗,多因為婦女產時或產后失血過多,陰血驟失不能斂陽,陽氣外浮,津液隨之而泄;或因產時氣血耗損,氣隨血耗,衛外不固,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造成的。
產后總出虛汗的主要原因
在懷孕時,孕媽咪血容量和體液都會增加,但在分娩后,新媽咪不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血量,多余的體液必須排出體外,才能恢復機體原有的平衡狀態。因此,產后的頭幾天,新媽咪會排出大量的汗液,尤其是在睡眠和初醒時最多,稱為“褥汗”。這是生理過渡期的正常現象,一般產后1周內就會自行好轉。而小朵已經是產后3個月了,出汗還是這么多,又很容易感冒,所以是不正常的。
1、陰虛
新媽咪一般夜里睡著后出汗多,怕風卻更怕熱,自我感覺身上發熱、手腳心發熱、口干咽燥、心煩易怒、舌面有裂紋。
2、氣虛
產后為什么出虛汗?新媽咪一般白天出汗多,怕風更怕冷,尤其在出汗之后,而且經常感冒,常感覺頭暈、渾身倦怠無力、氣短、舌質淡胖。
產后盜汗如何處理?
產后出汗的程度與產婦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出汗多少的程度其實提示了產婦元氣虧損的輕重。在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坐月子期間,如果產婦能及時調整身體,出汗多的狀況多半可以自愈,恢復的快慢會因為產婦元氣虧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1、生理性盜汗:不需要特別的處理,在數日后會自行好轉。但在出汗時,毛孔張開,易受風寒,引起感冒。應注意要及時擦干汗液,注意皮膚清潔,如汗濕衣服要即行更換。
2、病理性盜汗:如出汗極多,或出汗持續時間長,可在中醫指導下用中藥補氣止汗,大夫會根據情況辨證給藥,切忌自行亂服藥。
產后盜汗常用食療有哪些?
(1)黃芪桂圓羊肉湯:黃芪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山藥15克。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撈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沙鍋將水煮開,放入羊肉和3味藥同煮湯。食時調好味,可飲湯吃肉。
(2)參鴿湯:高麗參5克,乳鴿1只。將乳鴿去毛及內臟(不必清洗腹中之血),加入參片,水適量,隔水蒸燉1小時,配少量食鹽頓服。每日1次,連服3天。
(3)泥鰍湯:糯稻根30克,泥鰍90克。先將泥鰍宰殺洗凈,用食油煎至金黃,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湯時,放入泥鰍煮湯,吃時調好味,連湯帶魚同吃。
(4)羊肚粥:羊肚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將羊肚洗凈,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與紅棗同放羊肚內,縫好口,放盆內隔水燉熱,佐餐食用。食用時切開羊肚,調好味。
特別提醒新媽咪!
異常排汗是一種外在表現的癥狀,絕大多數新媽咪出虛汗都是由于產后虛損所致,但也不排除由其他內在疾病引起,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風濕病以及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如果經過適當的調理,出虛汗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就要請醫生幫助找找原因了,以免耽誤診治時機。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