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齒潔齒護好牙
“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對口腔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齲齒和牙周病。
齲齒,俗稱“蟲牙”、“蛀牙”,病損常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累及牙髓,最終只剩下殘冠、殘根,喪失牙體本有的咀嚼功能。
牙周病是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古印度醫書《妙聞集》和《黃帝內經》中均有關于牙周病的記載。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前者發生在牙齦組織,表現為牙齦出血,紅腫,脹痛,繼續發展侵犯硬組織。后者表現為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齒松動、移位。
中醫叩齒吞津養生法在口腔保健方面有很好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蘇東坡就有這個習慣,他曾說“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下,當會神清氣爽”。方法為全身放松。口目微閉,使上下牙齒有節奏互相叩擊,鏗鏘有聲,一般以36次為佳。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吞津。在叩擊后,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可攪動36次,可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叩擊和攪動的力度和次數視牙齒健康程度而定。每天堅持上述動作,不但按摩齒齦,促進牙周血液循環,減少齲齒發生,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都有作用,還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
另一種牙齒保健方法是潔牙,即人們常說的洗牙。從理論上講,牙齒的壽命應和人的壽命一致。齲齒和牙周病是成年人掉牙的罪魁禍首。定期潔牙是治療牙周病的首要措施,可清除牙齒上的菌斑和結石,令牙周組織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在發達國家,潔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至少定期潔牙2次。在我國,正常人應每年潔牙一次,牙周狀況欠佳的患者可3個月復查一次。
除吃甜食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外,兒童到醫院行窩溝封閉也是齲齒的防治方法。若已患齲齒和牙周病,就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治療。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