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壞習慣會加重體內濕氣?祛濕常用的穴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大邪氣,殺傷力最強的是濕邪。壞習慣會加重體內濕氣,因此一定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讓濕氣沒有辦法我們的危害健康。下面就和大家說說有哪些壞習慣會加重體內濕氣?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壞習慣會加重體內濕氣?
1、睡不夠:睡眠是身體健康的前提,睡一個好覺也能讓我們的精神狀態更好,身體更輕盈。因此,建議大家要保證每天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最好是在晚上11點前就睡覺,這個時間段是身體器官休養生息的時間。良好的睡眠習慣和睡眠質量會讓我們更加健康,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2、口味重:飲食習慣決定了腸胃功能好壞,要均衡飲食,保證營養及水分的攝入,少吃油膩、過咸、太甜的食物,會給腸胃造成負擔,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腸胃悶脹、發炎。
3、愛吃涼: 像生冷食物、冰激凌之類的食物,會給腸胃消造成傷害,使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加重體內濕氣。涼性蔬果也不宜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4、運動少: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艾灸祛濕常用的穴位
內濕多因飲食不節制,或吃多了肥甘厚膩的食物,讓體內濕氣內侵脾陽以至失運。而外濕是由于雨水較多等外界的濕氣過多,容易讓濕邪入侵。內外因相互影響,容易引發疾病。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推薦以下幾個艾灸祛濕穴位: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可有效健脾化濕。
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當體內有濕氣時,不妨試試艾灸療法,你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責任編輯:麥瓊璇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