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不能吃嗎?戳破味精“致癌”謠言
味精、雞精都是日常飲食上最常見的提鮮調味料之一,但是最近幾年來,不少人堅信味精是化學合成產品,味精致癌等說法,歐盟食品安全局曾經發布了一份限制味精攝入量的建議,使得人心惶惶。至于味精是否真的致癌呢?是否應該在日常中避免食用這類調味品?
味精、雞精實則是安全性高的食品添加劑
味精主要是經過小麥等淀粉,經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的一種叫做谷氨酸的氨基酸,與鈉相結合形成的谷氨酸鈉。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其實跟食物中的谷氨酸是一樣的,不過味精是把這個元素濃縮提煉出來,實際上,味精是安全性很高的食品添加劑。
也有一種說法是,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加熱到120攝氏度以上的時候,產生的物質會“致癌”,其實不然,即使加熱到120攝氏度以上,其產生的致癌物質對人體的影響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味精在過度加熱后,內含的提鮮成分會逐漸失效,所以常提議說,味精應在出鍋的最后一步加入,才能發揮它提鮮的最大功效。
雞精并不是雞肉的提取物
有人認為,味精對身體不好,但是又難以舍棄這類調味料,便改用雞精,認為雞精是雞肉的精華,肯定對身體無害并且比味精有營養。其實不然,雞精跟雞本身沒有任何關系,其成分是由味精的基本成分、鹽、雞味香精、淀粉等成分組成。
雖說味精雞精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但是在食用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以下這幾點。
味精雞精食用注意事項:
1、不宜在溫度過高的時候放味精味精在70℃~90℃的時候就可以得到溶解,過于高溫的味精會讓它本身的谷氨酸鈉成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鮮味,所以在食物即將出鍋的時候加入味精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味精的鮮。
2、每日食用味精、雞精不宜過量添加過量的雞精、味精會讓人攝入過多的鈉成分,即“鹽”,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便秘、腸胃道疾病。
3、特殊人群不宜食用孕婦、高血壓、腎病、嬰幼兒、痛風患者等都不宜吃味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用少量的味精、雞精來提鮮,對人體都是無害安全的。但是不宜過量使用味精,特別是對于特殊人群,盡量在飲食中不使用味精這類食品添加劑。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