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做到長壽養生?主要是這“3養”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代的中醫大多長壽。東漢名醫華佗百歲時候還能有健康的體格,唐代的孫思邈百歲依然能寫下不朽的醫典《千金翼方》。中醫長壽者有著其自身的養生長壽之道。注重養生是能很好地幫助長壽,養生應該怎么養?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給出了這三個答案。
長壽養生離不開這“3養”
1、養生先要養心
俗話常說“仁者壽”,即是說明仁者容易長壽,這其實是有道理的。我們養心其實就是一個施仁,有惻隱之心,有幫助別人的心這一過程。善良的人在給予別人幫助的時候,心靈也在得到養護。我們經常說藥補不如食補,所以會經常煲一些燉湯燉品來滋補身體,這無疑不是一種好的養生方式。但食補不如神補,而神補最重要的就是在于養心。心主神明,心能長壽,人也就能長壽了。
日常生活中想要做到養心,首先要能保持清靜,不要讓太多的繁瑣事情困擾著心靈,避免心浮氣躁,心神不定。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忙著生活和工作,根本沒有心思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清靜。不妨試試多增加一些興趣愛好,多一些身心活動遠離生活的瑣粹煩惱。其次,保持良好的心態,想生氣發怒的時候告訴自己,再等5秒鐘,讓自己盡快平靜下來,克制許多不必要的情緒,不生氣就不會傷肝,也是養心的一種方式。
2、養生要養脾胃
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在中醫認知中,脾胃是后天之本,先天不足沒關系,可以后天來調補。養好脾胃,自然可以做到健康長壽。如何調補脾胃,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邱健行(專家預約)教授道出了三點:飲食有節,雜食不偏,不過咸甜。
飲食有節就是吃飯的時候有節制,不太過饑餓,也不要吃得太多太飽。平時吃飯注意七分飽即可。雜食不偏指的是什么食物都要吃,不能偏食,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特性,每一樣都吃一點可以互補。而不過咸甜更好理解,飲食上不能吃得太咸或太甜,太咸影響血壓,太甜容易得糖尿病。同時,平時生活上注意運動,比如最簡單的散步,都能調補脾胃,動以養脾。這些對養生都很有幫助。
3、養生還要養腎
腎藏有先天之精,是先天之本。養腎首先可以選擇一些補腎的食療方,如杜仲、女貞子、山萸肉、地黃等都是養腎而不燥的藥材。其次養腎就是要清心寡欲、珍惜精氣,平時不要胡思亂想心存雜念,同時也要節約房事,珍惜精氣。平時可以多摸摸耳朵,小小的動作可以幫助養腎,日常也可以按摩一些養腎的穴位。
總之,中醫通過養生來達到健康長壽,離不開這“三養”,如果能做到這三步,健康長壽不在話下。
(責任編輯:麥瓊璇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