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后雨水多 這6種疾病需提防
清明過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此時氣候潮濕、陰冷、反復多變,空氣濕度大,身體難逃濕氣的侵害,如昏昏欲睡、頭重如裹、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等。那么在清明過后應如何預防這些疾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丘惠嫦主任醫師表示,清明時節易發這6類疾病,需要做好預防措施。
1、呼吸道疾病和過敏性疾病
由于天氣忽冷忽熱,氣溫時高時低,日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大,人體的生理機能常常會調整不及時,導致呼吸道防御機能下降,出現感冒、咳嗽、發熱,甚至引發支氣管炎、肺炎等等。且春天植物生長茂盛、花粉較多,空氣潮濕、粉塵多,容易出現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發作等。
應對策略: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如散步、慢跑、爬山、打球等;房間多通風,勤洗手,勤漱口,勤換洗衣服;注意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服;避免接觸過敏原。
2、骨關節疾病
有些關節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空氣潮濕時,氣血循環差,關節疼痛明顯,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濕邪”;另外由于地面濕滑,老年人和小孩平衡功能差,容易跌倒,導致創傷甚至發生骨折。
應對策略:除了要注意防濕、防潮、保暖外,還應盡量保持運動,老年人的運動,最適宜的就是打太極或者散步,建議每天2次,每次至少30分鐘。
3、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天氣的變化,血管的收縮,血壓容易波動,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負荷加大、耐受性差,會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應對策略: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在“清明時節”前后及時做好身體檢查,堅持規范用藥。
4、消化系統疾病
清明時節,食品容易變質發霉,天氣濕熱,人的體質也相對濕熱,胃腸功能下降,容易出現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等胃腸疾病的發生。
應對策略:注意飲食衛生和飲食調節,避免急性胃腸炎和消化不良等,可以適當喝些祛濕茶祛祛濕,或者進行適當的食療如用淮山、薏米、扁豆、赤小豆煲湯等,可以起到利尿、化濕的作用,同時要多喝水,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腸的負擔。
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由于長時間的陰濕天氣,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滴蟲等微生物滋生,當人體免疫力下降,病原體就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尿道炎、陰道炎等疾病。
應對策略:每日換洗內褲,不要穿著過緊的三角褲,內褲的面料以吸濕性、透氣性均好的棉、麻織品為佳。而且內褲應該單獨清洗,不要和襪子、外衣混在一起。
6、精神-心理疾病
由于天氣不佳,讓人渾身不適,情緒低落,影響正常的工作和休息,進而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誘發情感障礙性疾病,比如焦慮癥、抑郁癥等。
應對策略:對付春季抑郁癥要加強日照和光照。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盡量開燈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郁感。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袁友芬)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