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疾病診斷標準就“對號入座”?有可能是自己騙自己!
不少朋友都會出現這樣的感覺,當我們在生活中了解到一種疾病的癥狀或者診斷標準后,總會情不自禁的對號入座,覺得自己很可能患了這種病。究竟是確有其病,還是“疑心病”發作,想要弄清楚這一問題,不妨往下看一看。
大腦的“自我欺騙”
既然是一種感覺,那么大腦肯定是此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當我們在網絡上或是生活中了解到一種疾病,我們的大腦就會自主的分析其診斷標準,并且會根據我們以往發生過的,或者正在發生的癥狀,產生對應的意識,這種意識會激發大腦控制感情聯想的區域,從而產生這種“我可能得了這種病”的感覺。但事實上,大腦所對應的癥狀可能是你之前出現過但現在早已消失的癥狀。
另外,人的大腦還會根據環境制造出相對的心理暗示,比如在黑暗的環境下會產生危機感,在餐桌前會感覺到饑餓感等。當我們看到病人或是處于醫院的診室時,會情不自禁的產生一定的代入感。
神經功能紊亂
需要分清的一點是有癥狀不等同于有這種病,一方面很多疾病的癥狀表現都有重合,另一方面有一些癥狀的出現往往是神經功能的紊亂造成的,但本身并沒有器質性的病變或者損傷。例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引起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代謝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多個系統的異常,常見的胸悶、心慌、胃痛、嘔吐、頭暈、失眠、四肢麻木等這些癥狀,都有可能與神經功能的紊亂有關,但去醫院做檢查時會發現不存在器質性的病變損傷。
如遇這類情況,需要咨詢專業的神經科醫生,結合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并積極改善生活習慣,才能達到有效的緩解。
遇到這種感覺應該怎么辦?
當然也不排除確有此病的情況,當發現身體有明確的不適癥狀后,可以結合所掌握的知識初步的判斷可能患上哪一類的疾病,然后到正規的醫院對應科室接受專業治療,盡早的醫治才能得到更好的康復效果。
所以有時候覺得自己得病了,其實是一種假象,但同時也不能放松警惕,希望大家遇到疾病時不要過度慌張,盡快的走出迷惘階段,積極籌備治療,經過治療大多數疾病都能得以恢復或控制。
(責任編輯:朱利祺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