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身體更脆弱?專家教你四招增強抵抗力
春天是一個矛盾的季節,一面是“潤物細無聲”“春花爛漫”的美好,另一面卻是“倒春寒凍死牛”的冷冽。反復的氣溫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感冒。此外,大片燦爛春花是皮膚過敏、哮喘病人群的痛苦來源,漫天飄散的花粉會引起過敏。
中醫認為,人體在春季比較脆弱,腸胃病、皮膚病、呼吸道疾病都比較高發。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春季疾病預防刻不容緩。接下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將為大家提供疾病預防小妙招,一起來學學吧。
花粉過敏,要選對時間外出
百花盛開的春天對花粉過敏人群并不友好,花粉作為一種刺激物,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還會使過敏性哮喘患者發生支氣管痙攣,導致哮喘病復發,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這類人群需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花粉的吸入。中午日曬最強,花粉的釋放量最多,過敏人群最好減少在這個時間段外出,若一定要出門,建議佩戴口罩,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皮膚干癢,冷水能應急
不少人在春季容易出現皮膚干癢的情況,一是因為有時的空氣濕度低,在干燥的環境下還伴隨著柳絮紛飛,花粉、塵螨四處飄散,這些都使得皮膚備受刺激,引發干癢、過敏。
劉佳博士提醒,春天皮膚由于干燥容易干癢、紅腫,建議先用冷水敷患處,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出現了脫皮、紅腫痛,需要盡快到專科醫院就診。
腸胃疾病常發作,飲食忌生冷
胃腸相對敏感的人,在任何的季節都會出現腹瀉的情況。春季腹瀉,天氣因素影響比較大。對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忌食生冷。若敏感體質,加上晝夜溫差大的情況下吃生冷食品,會進一步刺激腸道,導致腹瀉。建議不要吃生肉,注意烹飪的方式,把食物煮熟后再食用。
2、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清淡飲食能抵抗外邪。
3、壓力容易引起腸易激,注意自我調節。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有人會因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而造成腸易激。中醫認為脾虛泄瀉,肝氣較旺,則脾氣虛弱。工作壓力大,肝氣旺盛容易損脾,脾虛時侵犯到脾臟和胃腸,從而引起腹瀉。但從西醫的角度,兩者是無關。
劉佳博士溫馨提示:腸胃經常不好,可以看看消化內科的醫生,調整腸道菌群。若長期腹瀉,大便性質改變,夾雜不消化食物殘渣或大便有泡沫、鼻涕樣物質,也建議到消化內科就診,再針對性的治療。此外,還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物。
陽春三月,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冷空氣的回馬槍會不定時殺回來。
倒春寒易感冒,做好四點能增強抵抗力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老人和小孩的機體抵抗力比較差,稍有誘因就可能引發感冒發燒。在注意保暖之余,還要提高免疫力,多通風,多喝水。劉佳博士提醒大家,做到以下幾點能減少感冒發生。
1、多曬太陽,提高抵抗力,使感冒病邪不容易入侵。
2、居家勤通風。在空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每天開窗2-3次,可以早中晚各1次,每次15-2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流動。遇到持續霧霾天氣時,最好選擇空氣污染相對較輕的時段,定時通風換氣。
3、注意添減衣服。春天早晚溫差大,早晚偏冷,建議隨身帶一件衣服,根據身體狀況來添減衣物。建議老人家、孕婦、小孩不要過早減少衣服。
4、定量喝水。春天比較干燥,喝水要有講究,一天最好攝入1800毫升以上純凈水,不包含咖啡或濃茶,因為咖啡跟濃茶利尿。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劉佳](https://img.familydoctor.com.cn/uploadimg/kuweb/2020/07/30/15/8da25da073010000ab7059fc844c0000.jpeg)
- 擅長疾?。?/dt>
- 主要從事糖脂代謝病中醫體質辯證及個性化臨床營養治療。臨床擅長對亞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中醫調理與養生保健... [詳細]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