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則百病生?這些“加濕”行為千萬莫做
“感覺身體很重、老是很疲憊,可能是身體濕氣太重了”“出現胃口變差、虛汗頻發,可能是身體濕氣引起的”“大便又黏又膩、皮膚油膩、身體浮腫,可能是濕氣積聚引起的“……在中醫看來,似乎身體出現的很多小毛病,都跟濕氣有關。濕氣到底是什么東西?哪些行為可導致濕氣加重?正確的祛濕方法有哪些?今天,和家醫君一起來找答案吧。
濕氣到底是什么東西?
濕氣,其實是中醫理論中的一種病理體質,也是一種病理因素。它是指機體內外環境中濕潤、潮濕、陰冷的因素過多或不正常積聚,導致身體的濕重、阻滯正常氣血運行的情況。
濕氣過重的癥狀可以在頭首部、皮膚、大小便、精神、消化系統等方方面面有所體現。最常見的癥狀包括:頭腦昏沉、四肢無力、容易覺得累、胃口不好、皮膚油膩、大便黏膩、等等。
夏天哪些行為可能會“加濕”?
1.飲食不當:夏季過多食用生冷、寒涼、油膩、甜食、生冷水果等食物會傷害脾胃消化功能,導致濕氣滯留。
2.處于濕熱環境:夏季高溫潮濕的環境容易影響人體的出汗功能,一些不能及時蒸發的汗液可能會在機體內形成濕氣。
3.不適當的穿著:夏季穿著合成纖維材質的衣服褲子,容易導致皮膚呼吸受到阻礙,導致濕氣滯留。
4.不及時洗澡:夏季出汗多,如果不及時洗澡清潔身體,汗液和皮膚表面的細菌會形成濕氣。
5.久坐、缺乏運動:身體缺乏運動會引起機能衰退,影響肺部功能。中醫認為“肺主通調水道”,一旦功能受阻可影響水液平衡,濕氣代謝不暢。
如何改善濕氣重的問題?
首先,濕氣重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飲食調養,平常多攝入優質蛋白與膳食纖維,少吃生冷、油膩、高糖高鹽食物。同時,可以適當攝入一些能夠運化脾胃、祛濕健脾的食材,如薏仁、茯苓、淮山、扁豆、陳皮等等。
其次,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積聚的濕氣排出,人們日常可以安排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運動。但要注意,在高溫濕熱的天氣,運動時間最好選擇早晚,運動期間注意水分補充。
再則,為了避免一些環境因素加重體內濕氣,人們應該注意室內溫度、濕度的調節,洗澡或淋雨后及時擦干身體、更換衣物。
此外,人們在閑暇還可以通過下面的“排濕”動作改善濕氣重的問題:
兩手向上舉,理三焦
具體做法:雙腿自然平開與肩部同寬,雙手往下垂,手掌貼著腿的側面;接著,雙手從體側慢慢伸舉,超過頭頂后十指交叉,掌心轉向朝上,像托物上舉的動作,同時踮起腳跟;最后,雙手的掌心轉下朝下,沿體前慢慢按到小腹,腳跟跟隨順勢下落,還原。以上動作10次為一組。
按壓天樞穴以及大橫穴
中指對著肚臍,用掌根及另外四只手指用力去按壓天樞穴、大橫穴的位置,感覺明顯的痛感后堅持壓住5到10秒。放松后重復按壓,每次按壓大概3分鐘,吃飯的前后都可以進行。
按壓陰陵泉以及承山穴
兩個穴位都在小腿部位,陰陵泉位于小腿的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的位置;承山穴則在小腿的正后方,稍用力踮腳,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位置。每次點按這兩個穴位三到五分鐘,每天堅持3次。
(責任編輯:家醫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服用衛生寶丸可能產生哪些副作用?
2024-10-31何種情況服用梔子金花丸需減量?
2024-10-31小孩子能服用芎菊上清丸嗎?
2024-10-31牛黃清心丸是不是處方藥?
2024-10-31十味蒂達膠囊的性狀是什么?
2024-10-31香蓮風寒感冒顆粒的服用量是怎樣的?
2024-10-31哪些人不能服用參苓白術顆粒?
2024-10-31奧森感冒清熱軟膠囊的價格是怎樣的?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