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體檢反而有害 體檢應追求個性化
范海虹
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委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校區保健門診副主任醫師
擅長老年慢性?。ǜ哐獕?、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的家庭治療指導,
體檢計劃指導、健康保健。
鏡頭一:入職滿1年的小王今年能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她非常興奮也很配合,但到了體檢那天,她才發現體檢項目寥寥可數,而且都是些很基礎的項目,沒有針對年齡和性別的特殊體檢,想請教一下關于偏頭痛的問題,體檢醫生也是敷衍了事。對此她非常失望,最后還是決定自掏腰包去醫院做次詳細的檢查。
鏡頭二:陳女士每年都接受體檢,體檢結果一直都很正常。但近段時間她發現“老朋友”沒有按時來,剛好又到了每年體檢的時候,她就決定等體檢結果出來再作打算。結果出來顯示她一切正常,陳女士就想可能是自己工作壓力大,沒把事放心上了。但幾個月過去了情況還是沒有改善,她終于去醫院做了詳細婦科檢查,才知道原來她長了個很大的子宮肌瘤,醫生說如果早點發現,在它還是很小的時候做手術效果是最好的。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經通過民意中國網對1431人的在線調查發現,40.9%的受訪者每年都享有企業或單位安排的體檢,但是高達63.7%的人覺得單位完全不重視員工體檢。在定期體檢方面,有20.5%的人兩年一次體檢,8.0%的人每三年或三年以上一次,其余三成人(30.6%)根本沒有定期體檢。
對此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校區保健門診副主任醫師范海虹建議,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應該要定時進行體檢,而且要做到個性化,不追求大而全,這樣才能達到體檢的目的。
體檢項目缺乏針對性
單位組織體檢時,為了便于操作和節省時間,一般會按照經費來選擇醫院提供的體檢套餐。這些套餐會按年齡、性別簡單作出項目的調整,但其他項目是一樣的。主要包括血液、B超、胸片、心電圖檢查等,多數涵蓋了包括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科等各個科的檢查,聽起來似乎很全面,但其實從個體意義上來說這樣的體檢是不夠有針對性的。隨著現在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老年疾病、惡性腫瘤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些病如發生在低年齡組的中青年身上顯然沒被體檢項目覆蓋到,容易造成漏診。
過度體檢反而是害
很多人認為體檢時檢查的項目越多越好,使用的儀器設備越先進越好,其實過度體檢也是會帶來很多傷害。比如一次胸部CT,輻射量相當于拍100張X光片,而每年健康體檢的胸片檢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質疑。北京一家醫院曾對13361人的體檢報告作出分析,結果表明并沒有證據顯示胸片檢查對癌癥的檢出有效。再比如腫瘤檢測指標也不是萬能的,數值正常也不一定就肯定沒問題。
未婚不能婦檢?
女員工進入婦檢室時一般會被問:“結婚了沒?”很多單位只為已婚的女員工買了婦科檢查項目,未婚女員工如果想做婦科檢查就需要另外交錢。范主任表示,臨床上發現患有惡性婦科疾病的年輕女性越來越多,有的只有二十多歲,這與現在年輕人性行為年齡提前,性伴侶增多有密切關系。她認為婦科檢查會涉及到個人的隱私,但是從女性健康的角度而言,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她認為婦科檢查應以自愿為原則,并且注意對檢查資料的保密,而不再以“婚否”為標準,這就減少了女性員工的尷尬和煩惱了。
范主任結語:
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具體的體檢指南,因而個體化的體檢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個體化體檢指導實際上就是醫生針對每個人自己的身體狀況、家族病史以及日常工作環境工作習慣幫助人們選擇自己的體檢項目,比如肺癌腸癌等高危人群數年一次特定項目的檢查等,每年的檢查項目可以不同,不追求大而全,而是有針對性的體檢。
延伸閱讀:
他山之石:美國的健康指南
美國有嚴格的健康指南,告訴人們怎么體檢。比如,胰腺癌平均生存率就是45天,其兇險在于胰腺位于人腹膜后面,平時做B超根本看不到,所以一般B超體檢報告會說一切正常,但過兩個月,可能就發現已到癌癥晚期了。相反,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胰腺癌高風險人群,大夫就不會讓你做一般的B超,而是會先給你一包瀉藥,等腸子空了再做B超,那樣就會比較清晰地看到胰腺的狀況,以便提早預防。但該指南并不建議人們都去做所有項目的體檢,其中有提醒,80%的結腸癌是息肉病變引起的,一般從50歲開始進行這方面的檢查即可。上一任總統布什的醫生就給他安排了腸癌檢查,奧巴馬總統因為不到50歲,醫生就沒給他安排這項。這個檢查結果非常清晰可靠,每檢查一次可間隔5年。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