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松靜功的操作和功效
松靜功是比放松功更進一步的功法。放松功強調的是心身放松,而松靜功的核心是在放松功的基礎上,神志越來越寧靜,逐漸達到氣功態。
所謂神志的寧靜和氣功態是指意識由普通的清醒狀態進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練功人除自知自己是在練氣功外,大腦皮層的其它部位進入到主動休息抑制狀態。當練功人處于這種狀態時,身體會產生一種飄飄然的舒適感。身體的感覺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以聽覺為例,即會感覺外界的聲響變得遙遠微弱,甚至完全消失,呈現"雖有驚雷而無動于衷"的現象,又可對要想主動感知的事物感覺的極其清晰敏銳,達到"金針落地亦能聞其聲"的程度。上述狀態被氣功界稱為"入靜狀態"或"氣功態"。而從現代心理生理學角度來看,它在實質上屬于自我催眠狀態,是介于清醒與睡眠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
當人體處于氣功態時,身體內部處于一種自動的調整狀態,表現為補虛瀉實,抑亢助弱的協調平衡狀態。例如,對高血壓病可起到降壓作用,對低血壓病可起到升高血壓的作用。松靜功具有明顯的調整機體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治療各種心身疾病的作用?;加懈哐獕骸⒐谛牟?、消化道潰瘍、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神經官能癥等病變都可選取以松靜功為主要治療手段的方式來進行治療。
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各種意守法。這種方法是在放松功對心身放松的基礎上,主動地將意識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對象上。這個對象可以是身體的某一部位,如一個病變的臟腑、經絡、一個穴位,也可以是一個美好的客觀事物,如一盆鮮花、一幅壁畫、一件令人陶醉的往事等等。這種意守法應該是在心身真正放松后自然呈現的,而不是強行追求所能達到的。對意守的對象又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沒有意念是不可能的,而意念太重也不是好事,或可使意念的內容消失,或可使氣功態時意守的對象在意識回到清醒狀態時也無法消失,轉化成一種練功偏差。
${FDPageBreak}
【功法操作】
一、四面放松法
1.前面放松 自面部開始,依次為頸部前面、胸部、上腹部、少腹部、兩大腿前面、兩膝、兩小腿前面、兩足背終于兩足十趾。
2.后面放松 自頭部后側開始,依次為枕部、項部、背部、腰部、兩大腿后面、胭窩、兩小腿后面終于兩腳跟部。
3.左右兩側放松 自頭側面開始,依次為耳顳部、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兩前臂、兩腕、兩手十指,意守1~2分鐘后繼續放松,自兩腋、兩季脅部、腰部兩側、兩大腿外側、兩小腿外側、兩足終于兩足十趾。
4.中線放松 自百會開始,依次為腦正中、咽喉、胸正中、上腹正中、臍后腎前、會陰、兩大腿內側面、兩小腿內側面終于兩足涌泉。
如此反復放松30~60分鐘2~3個循環,每次放松后意守大敦或涌泉穴,守3~5分鐘。
二、局部放松法
在四面放松法的基礎上,再單獨放松身體的某一病變部位,或某一緊張點,默想該處,放松3~5分鐘。
三、整體放松法
將整個身體作為一個部位,默念放松。
1.從頭到足籠統地、似水傾頭流瀉式向下默想放松。
2.就整個身體籠統地向外默想放松。
3.在四面放松法的基礎上,再如整體放松“1.”的放松法放松全身。
${FDPageBreak}
【主治病癥】
一、脅痛
選擇四面放松功,每天施功3~4次,每次放松1遍。結束匪存想涌泉穴5分鐘。
二、腰痛
選擇分段放松,坐式或臥式均可,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配合意守涌泉穴5分鐘。
三、不寐
四面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交互進行,每次練一種功,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
四、眩暈
四面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交互進行,每次練一種功,也可以先練四面放松功后接著再練分段放松功。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
五、積聚
選擇四面放松功或分段放松功或整體放松功均可,坐式或臥式均可,自然呼吸,每日練3次,每次1遍,約30分鐘。
六、慢性膽囊炎
選擇四面放松功,著重在肋局部的放松。取坐式,自然呼吸,隨呼氣將意念停放在右脅膽囊區,默念“松”字。每日練3次,每次約30分鐘。
${FDPageBreak}
七、視網膜炎
選孥四面放松功,自然呼吸,眼部局部放松,意守臍中、涌泉,多取平臥式。
八、支氣管哮喘
選擇四面放松功,取平坐或靠背式,以局部放松為主。四面放松后,將意念停放在膻中穴部位,停留3分鐘后將意念隨呼氣下行至涌泉穴部位。每日施功3~4次。
九、心悸
選擇四畝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兩功交互進行。每日練4次,每次1遍,結束時意守涌泉穴5分鐘。
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以四面放松功為主,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分段放松功或整體放松功??刹捎闷阶?、靠坐或仰臥式,使機體放松,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除上述病癥外,尚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痛經、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病、矽肺、肺結核、美尼爾氏綜合征、青光眼、盆腔炎、前列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病癥。
【注意事項】
1.練功時意念要輕,不要用意執著、死守。
2.排除雜念,全身放松,不用不適之體位。
3.呼吸要自然,切忌刻意追求深長之呼吸。
4.練功完后安靜片刻而收功。
(責任編輯:張燕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