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與壽命的長短關系密切
“三經”環境養生觀中的所謂環境,一指天時天象,二指地理地貌。而后者更是與生命健康有著直接的顯而易見的密切聯系。這里著重闡釋一下環境與養生的關系。
“三經”養生文化中明確指出了環境對人體健康與壽命的影響,很多著述中都特別提到了地理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為什么地理環境不同,壽命長短不一呢?“三經”環境養生觀作出了這樣的解釋。
其一,地區不同,土質與水質也不同,由于水土不同,進而導致食物成分之間的差異,而食物成分的差異又表明營養狀況的不同。
其二,方位不同則氣象條件不同。就我國而言,南溫北寒、東濕西燥。而且東南西北在一年四季中陽光與雨露的分布是有顯著不同的。氣象條件的差異對人們健康的影響也不同,在寒冷的氣候環境中,細胞代謝減慢,人類的生長期會延長,衰老過程就會推遲。因此,寒冷氣候環境有利于延長人的壽命,也就是所說的“高者其氣壽”。地處高寒山區的新疆、西藏、青海,無論是人群中百歲老人的比例還是老年人口的平均壽命都要高于國內其他地區。相反,炎熱的氣候環境會縮短人的壽命。
其三,地勢不同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同。因為地勢高的地方,屬于陰氣所治,地勢低的地方,屬于陽氣所治。陽氣盛的地方氣候溫熱,萬物生長往往比四時要早,陰氣盛的地方氣候寒冷,萬物常后于四時而晚成,這是地理環境對生化遲早的影響。那有沒有壽和夭的區別呢?地勢高的地方,陰氣所治,所以其人壽;地勢低下的地方,陽氣多泄,其人多短命。而地勢高低相差有程度上的不同,相差小的其壽夭差別也小,相差大的其壽夭差別也大。所以治病也必須懂得天道和地理、陰陽的相盛、氣候的先后、人的壽夭、生化的時間,然后可以知道人體內外形氣的病變。
現代醫學對人的壽命與遺傳、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做了大量的研究,認為人的壽命長短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但最主要的是受環境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個人的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社會因素及自然因素。如果遺傳因素優良,再加上后天衣、食、住、行、情緒、婚姻、氣候、地理等環境良好,壽命即可相對延長。
長壽,除了與遺傳、個人修養有關外,還與長壽者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現代科學檢測發現,森林中、流水旁空氣中的氧離子要比其他地方多。這種氧離子有人稱之為“空氣維生素”,有健腦益智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責任編輯:徐茜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