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下壞疽有何表現 切開引流治療效果佳
在臨床上,新生兒皮下壞疽是一種在新生兒人群中常見的疾病,對于家長來說,其在平時是應該對新生兒皮下壞疽這類常見疾病多多了解的,以便在發現該病存在后,及時的展開相應的治療工作,那么,新生兒皮下壞疽的癥狀有哪些?
新生兒皮下壞疽起病急驟,蔓延迅速,易伴敗血癥,病死率高,常分為局部癥狀和全身癥狀,具體臨床表現如下:
一、局部癥狀
好發于身體受壓部位,以臀部和背部多見,枕部、骶部、頸部、腿部和會陰部亦可發生,其特征是:
1、起病急,局部皮膚溫度增高、呈紅色、稍有腫脹、質硬、界限不清、指壓部位變白。
2、數小時內病變迅速擴展,1天內可擴散至大部或全背,皮膚變軟,中心區的顏色轉為暗紅,皮下組織壞死液化,但膿液不多。皮膚與皮下組織分離,觸診有漂浮感,很少出現波動感。
3、因皮膚和皮下的血管內血栓形成,皮膚出現壞死,部分患兒局部皮膚出現多個水泡,并逐漸融合,內容物轉為血性液體,中央部皮膚變黑,出現逐漸增大的壞死區。
二、全身癥狀
表現為高熱、哭鬧、拒乳、或有嘔吐、腹瀉,體溫多在38~39℃,高者可達40℃,合并敗血癥時表現為高熱、嗜睡、發紺、呼吸困難、腹脹、皮膚黃疸、有出血斑點,病情嚴重者體溫不升,出現中毒性休克,因呼吸和腎功能衰竭而致死。
1、生后6-10天發病,腰骶部、背部、臀部常為好發部位,也可于會陰部、頭枕部、頸、肩、胸等部位患病。
2、病變開始,皮膚為廣泛性充血腫脹、邊緣不清、稍硬、起病急、發展迅速,繼而皮下組織出現壞死、分離、液化、紅腫、中央呈暗紅色,觸之飄浮感是其特征。
3、晚期皮膚呈黑紫色,并出現斑點或片狀壞死脫落。
4、全身可出現高熱、哭鬧不安、厭食等感染中毒癥狀,也可有腹脹、嘔吐、脫水等。
本病預后與就診時間早晚和治療是否正確有關,通常的治療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切開引流
1、多處切開:一般需做5~7切口,切口長約1cm,間距2~3cm,相互交叉呈篩狀,保證皮膚的血液供應和皮下引流通暢。
2、凡士林紗條引流:邊切邊填入引流紗條,以免失血過多。皮下組織不宜廣泛分離,以免造成大面積壞死。
3、生理鹽水換藥: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如病變擴散,隨時補充切口,務使引流安全、通暢,無出血傷口不必填塞。
二、抗生素治療
同時選用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靜脈滴注給藥,通常可用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以后根據細菌對藥物的敏感試驗結果,更換抗生素。
三、支持治療
加強嬰兒營養,注意補充熱量和維生素C。必要時給予新鮮全血、血漿或人血白蛋白的輸入,肌內注射維生素K,以提高患兒的抵抗力和促使傷口愈合。
新生兒皮下壞疽的飲食注意事項:
加強母乳喂養,平時應讓母親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谷類、菜類,少吃脂肪、膽固醇含量過高的動物油脂、內臟以及其他含糖量過高的食物。
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藥、香菇、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等等,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責任編輯:文艷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