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準怎么計算排卵期
月經不準如何計算排卵期
假如你的月經本來就不規律,那么排卵期肯定不能按照常規方法來計算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測量。
第一:B超監測排卵情況。
準確度:★★★★★
通過B超監測排卵,可以直觀地看到卵泡的發育情況和排卵情況。
如果只是想了解有無排卵,那么在排卵前做一次和排卵后做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同時了解卵泡的發育情況,并且作為把握排卵的依據,那么一個周期正規的卵泡監測應該這樣安排:
以28天周期的來講,
【第1次B超】:在月經的第8天左右,了解有多少個卵泡同時發育,以及較大卵泡的直徑。
【第2次B超】:在月經第10天左右,可以看到1-2個優勢卵泡,并能計算卵泡生長的速度。
【第3次B超】:月經第13天左右,恰恰在排卵前,這時B超會出現卵泡周圍透聲環,有經驗的醫生會告訴你,卵泡應該在24小時內排卵,
這樣,既能看到排卵前卵泡的大小,又能計算出第10天后卵泡生長的實際速度。高年資醫生,還可以告訴你卵泡發育的質量好壞。
但是僅僅看到優勢卵泡并不代表排卵,因為有一部分人,卵泡雖然能長大,但不能排卵,比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卵泡能長大30mm以上,甚至更大,但不排卵。所以,到了排卵以后的時間也要做一下排卵監測。
【第4次B超】:剛剛排卵后第14天左右,卵泡已經消失或顯著縮小5mm以上,子宮直腸隱窩內可見液性暗區4~6mm,甚至更多。需要大家了解的是,如果B超監測與任何的其他排卵監測手段出現矛盾,以B超監測為準。
第二:測量基礎體溫
準確度:★★★★☆
測定基礎體溫可準確地掌握自己的排卵期。基礎體溫測定是指經過6-8小時睡眠后,醒來未進行任何活動(如說話、進食或起床等)所測得的口腔體溫。按日期將所測得的體溫記錄相連成曲線,稱為基礎體溫曲線。
正常的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圖是呈雙相的曲線,有明顯的高溫區與低溫區。高溫區和低溫區的溫差一般在0.3℃-0.5℃左右。那么排卵日到底在哪天呢?是基礎體溫最高的一天還是最低的一天呢?
一般來說,排卵日是在基礎體溫最低的那一天。排卵前,我們的腎上腺會分泌少量孕激素,所以大家的基礎體溫就呈低溫狀態,一般36.2℃左右。當我們排卵的時候,由于卵泡發生破裂,我們體內的雌激素就會急劇下降,導致體溫降低。等排卵完畢之后,黃體就開始大量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這樣一來,我們的體溫也會急劇上升了。基礎體溫在排卵后24-48小時內升高。
第三:排卵后一周檢測孕酮的數值
準確度:★★★★☆
在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里,排卵前卵泡期的孕酮水平較低,低于2 ng/ml,排卵后卵巢黃體產生大量孕酮,血液中孕酮濃度迅速上升;黃體成熟的時候,也就是排卵后七天左右,血孕酮濃度達高峰,可以達到15-32.2ng/ml或更高,然后不斷下降,月經前期恢復到整個月經周期中的最低水平。
因此,根據孕酮在月經周期中的變化,在判斷有沒有排卵中,如果黃體中期,也就是月經周期28天中的第21天,如果孕酮》5ng/ml提示排卵,小于5ng/ml提示無排卵。
第四:排卵試紙監測排卵
準確度:★★★☆☆
女性在生活中還有一個非常方便的監測有無排卵的方法,那就是排卵試紙。如果檢測線比標準線強或一樣強,表示即將要發生排卵。因為在卵子快成熟的時候,下丘腦接到雌激素正反饋的信號,然后讓垂體前葉趕緊分泌黃體生成素,形成坡度非常陡的黃體生成素釋放高峰,也就是黃體生成素峰值,這個血中的峰值引起排卵,大多數卵泡在24小時內排卵,尿LH峰值比血中的峰值晚4-6小時,因此,尿LH峰后的大多數人在20小時內排卵。
但是當下排卵試紙設定標準并一致,而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只用一種試紙可能出現連續陽性,或者沒有陽性。因此,可以同時用多個品牌的試紙一起測就可以了。當然,由于它是間接的測量黃體生成素,所以,準確性還遠遠不夠,需要在使用的時候同時用B超來印證,找到自身用排卵試紙測試排卵的規律。
對于月經規律的女性來說,可自行推算排卵期
首先,對月經規律的備孕女性來說,可以根據月經周期進行推算,一般排卵期大多在下次月經的前14 天右。
比如,你的月經周期為28天,那么排卵期就應在月經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如果你的月經周期為40天,則排卵期就應在月經周期的第26天左右(即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
根據精卵的存活時間,一般在排卵期前后共1周左右時間內易受孕,故認為此時是受孕的最佳時期。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