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常見的三個誤區
懷孕期間所謂“一人吃兩人補”并非絕無道理。孕期營養,既要滿足胎兒的需求,更要隨著母親的生理變化酌情增量。假如這段時間營養不足或不均衡,不但對母親本身的健康有莫大的危害,而且胎兒體重不足或生長遲滯,發生早產、死產、腦發育不全、智能低下,甚至先天畸形的幾率都較正常體重胎兒高。但是,孕婦在補充營養時常常會走一些誤區,導致了不必要的麻煩。
1、誤區一:孕期供給的熱量越多越好
糾正錯誤:懷孕前1~3個月體重增1千克~2千克,4~6個月時增4千克~5千克,7~10個月時增5千克~6千克,整個孕期增10千克~12千克。如果孕婦攝入熱量過多,超過了所消耗的,多余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堆積,致使體重過重或引起肥胖。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本身的新陳代謝需要增加,相對占著優勢,胎兒的生長、體重的增加反而不明顯。
為了向胎兒和胎盤供應能量,以及考慮到母親本身的體重增加,每日熱量攝取建議為2300千卡~2700千卡。懷孕早期要比未懷孕前每日增加150千卡,后期約增加350千卡,但是原本較肥胖的婦女則應適當減少攝取,較瘦者則反之。
2、誤區二:不需要吃太多的蔬菜水果,只要多吃維生素藥片就可以了
糾正錯誤:人體無法自行制造維生素,完全依賴食物供給。維生素多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水果、蔬菜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還能供給膳食纖維,可改善孕婦便秘的癥狀。水果蔬菜屬于堿性,有利于改善孕婦的酸性體質。只吃藥片不僅不能提供上述營養素,還易造成過量,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3、誤區三:補鈣只要喝肉骨頭湯就可以了,它的鈣含量最高
糾正錯誤:為了補鈣,有的準媽媽便大量喝骨頭湯。其實,喝骨頭湯補鈣的效果并不理想。骨頭中的鈣不容易溶解在湯中,也不容易被人體的腸胃吸收,喝了過多的骨頭湯,反而可能因為油膩引起孕婦不適。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豆漿、芝麻、芝麻醬、海帶、油菜、芹菜等。此外,應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
溫馨提示:全世界父母都恨不得把最好的留給兒女,但是如果在孕期營養護理中,陷入營養誤區,早點發現,早點脫離,才是給寶寶最好的關愛,上述提到的誤區要學會辨識并脫離誤區。
(責任編輯:梁綺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