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大出血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
產后大出血一般分為兩個主要階段,分別是胎兒娩出后2小時內、產后2小時至24小時、產后24小時至6周、剖宮產術中、陰道助產術后等。
1. 胎兒娩出后2小時內:這是產后大出血最常見的時間段。在此期間,子宮需要通過收縮來關閉胎盤剝離后留下的創面血管。若子宮收縮乏力,就無法有效壓迫血管止血,從而導致大出血。例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程過長使體力消耗過大等,都可能引起子宮收縮乏力。
2. 產后2小時至24小時:雖然過了最初的2小時,但仍有發生大出血的風險。此時可能是由于胎盤殘留導致,部分胎盤小葉、副胎盤或胎膜殘留于宮腔內,影響子宮正常收縮和縮復,進而引發大出血。另外,軟產道裂傷在這個階段也可能表現出出血增多的情況,如會陰、陰道、宮頸等部位的裂傷,若當時未及時發現或縫合不佳,就可能在后續出現出血問題。
3. 產后24小時至6周:這屬于晚期產后出血。可能是由于胎盤附著面復舊不全,胎盤附著部位在分娩后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完全修復,若在此過程中發生感染等情況,影響了修復進程,就會導致血栓脫落,血竇重新開放而出血。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也是晚期產后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切口感染、切口裂開等。
4. 剖宮產術中:剖宮產時,子宮切口的止血情況至關重要。如果子宮切口縫合不當、子宮收縮不好或者產婦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等,都可能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大出血。而且剖宮產手術相對復雜,涉及到多個組織和器官的操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出血。
5. 陰道助產術后:如產鉗助產、胎頭吸引術等。這些操作可能會導致軟產道的損傷,包括會陰、陰道、宮頸甚至子宮下段的裂傷,從而引起出血。同時,助產過程中如果對胎兒的娩出處理不當,也可能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增加大出血的風險。
產后大出血可發生在多個時間段,不同階段的原因有所不同。醫護人員需要在各個關鍵時期密切觀察產婦的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導致大出血的因素,以保障產婦的生命安全。產婦自身也應了解相關知識,若出現異常出血情況,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鍛煉與不鍛煉的男人性功能疾病發病率差
2025-02-26前列腺囊腫形成的5大病因是什么?
2025-02-26工作壓力大時,男性如何把握精子質量最
2025-02-26心理壓力大會使龜頭出現不痛不癢小紅點
2025-02-26前列腺炎的 5 大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5-02-26貴陽前列腺男科醫院-貴陽哪家男科醫院
2025-01-21山東省衛生精神中心
2025-01-21貴陽治療陽痿的男科醫院-貴陽男科醫院
2025-01-20
熱門文章
產后大出血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5-02-26懷孕期間能否服用阿莫西林消炎藥?
2025-02-26胎心監護8分是否正常?
2025-02-26孕晚期下面脹痛是否意味著快生了?
2025-02-26產后第一次來月經顏色呈黑色是怎么回事
2025-02-26適合孕婦從事的短期工作有哪些?
2025-02-2621周胎兒的大小情況是怎樣的
2025-02-26孕38周腰酸脹后多久會分娩?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