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夏天的熱感冒,因一個“暑”字而起。在酷熱的環境下,人體汗毛孔開放,汗液外泄,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如果不慎受涼,機體的調節機制會使汗毛孔突然閉塞,熱和汗不得外泄,熱積聚體內,就出現了熱感冒,又稱“熱傷風”。熱感冒的病程大約3—7天,剛開始常表現為鼻咽部的不適,同時伴隨頭沉、乏力,隨病程進展,鼻涕變稠,繼而發熱、咳嗽、咽痛等。
熱感冒的最主要癥狀就是發熱,但不會明顯地怕冷,這和春秋季流感的惡寒有明顯區別。熱感冒常在出汗后熱度依然難減,再加上外界高溫逼人,所以夏天感冒了會特別難受。
防夏季感冒做好5件事
1.忌忽冷忽熱。一般空調房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4℃最為適宜。從室外進入家 中,最好在沒有空調的房間適應一段時間,再進入空調房。
2.忌睡眠不足。天氣熱消耗大,睡眠不足加速降低人體免疫力,容易感冒。
3.忌不喝水。水有助于身 體消化吸收營養物,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增強免疫力。水還有助于人體排除毒素。4.避免精煉白糖等甜食。精煉白糖和多糖食物會導致免疫系統“倦怠”,疾病會乘虛而入。
5.減少壓力,保持樂觀。悲觀抑郁等不良心理會導致皮質醇等激素的釋放量增大,而這些物質會直接抑制免疫系統。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彭康提醒,如果病程超過兩星期仍不痊愈或反而加重,要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是否患了其他疾病。
夏季感冒治療篇
中醫夏季感冒均由風邪引起,治療均以祛風為主。分為風熱型、風寒型和暑熱型三種。
1.風熱型感冒
發熱重,惡寒輕,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邊舌尖色紅,苔薄黃。食療方:
(1)廣東涼茶(選自《藥膳食譜集錦》)
[組成]桑葉,菊花,薄荷各5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
[制法]上藥一并放入茶壺內,用沸水沖入,加蓋浸泡10分鐘。
[服法]代茶頻服。
[編者按語]桑葉、菊花、薄荷發散風熱,竹葉退熱利尿,用治風熱或秋燥引致的感冒發熱,有良好療效。
(2)茶豆飲(選自《食治纂秘》)
[組成]綠豆30克,茶葉9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茶葉用紗布包好,與綠豆一起,加水煎煮,待綠豆熟時,去茶葉,加入白糖溶化。
[服法]熱服,可一次或分次飲。
[編者按語]綠豆甘寒,清熱解毒,能治痧痘熱毒,加茶葉利尿,白糖清熱,用治時行感冒,咽痛發熱,小溲不利或兼有尿痛者有效。
(3)薄荷粥(選自《送余錄》)
[組成]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制法]先將薄荷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冰糖。
[服法]稍溫即服,得汗最佳。
[編者按語]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用于素有胃病,新感風熱者最為適宜。
(4)菊花粥(選自《老老恒言》)
[組成]菊花1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將菊花研成細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粉,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稍溫即服,汗出不暢者可熱服。
[編者按語]菊花疏散風熱,明目,清熱平肝,加粳米制粥,可治風熱感冒。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可常服。
(5)茅姜稀飯(選自《顏氏驗方》)
[組成]白茅根30克,生姜3片,粳米60克。
[制法]先將白茅根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再加生姜,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待溫分次頻服,如當發汗者應熱服。
2。風寒型感冒
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時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顯,或僅見咽癢,舌不紅,苔薄白。食療方:
(1)姜糖飲(選自《食療簡便方》)
【組成】生姜10克,紅糖適量。
【制法】先將生姜洗凈切絲,放入瓷杯或保溫杯中,沸水沖入,加蓋浸泡5分鐘,加入紅糖溶化即成。
【服法】趁熱頓服,服后蓋被,如得汗不暢,一小時后可再服一次。
【編者按語】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生姜“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說明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作用。加紅糖不僅為了調味,因紅糖性溫,能協同生姜發汗和胃。民間多用此方防治淋雨受寒,頗驗。
(2)蔥白粥(選自《小品方》)
【制法】先將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蔥白,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趁熱頓服,服后蓋被取汗。
【編者按語】蔥白發散風寒,和胃止痛。《神農本草經》稱能“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說明其發散之力頗強,入粳米煮粥,可促進出汗作用,又能調和胃氣,使發汗而不傷正。
(3)二根湯(選自《顏氏驗方》)
【組成】大白菜根3個,大蔥根7個,紅糖適量。
【制法】先將大白菜根、大蔥根洗凈切片,加水適量,煎煮10分鐘,加入紅糖溶化。
【服法】趁熱頓服,服后蓋被取汗。
【編者按語】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綱目》稱能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嗽。加蔥白、紅糖溫寒發汗。用此方治外感風寒之兼有腸胃癥狀者較宜。
(4)姜糖蘇葉飲(選自《本草匯言》)
【組成】生姜3克,蘇葉3克,紅糖適量。
【制法】先將生姜洗凈,切成細絲,與蘇葉、紅糖一并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人,加蓋浸泡10分鐘即成。
【服法】趁熱頓服,服后加被取汗。
【編者按語】蘇葉發散風寒,和胃止嘔,對風寒表證而兼胸悶嘔吐癥狀用之最為適宜。本方加生姜、紅糖增其祛寒和胃的作用,用治受寒所致的胸痞作惡,有藥到病除之妙。
3、暑熱型感冒
多因受暑濕引起,頭暈、煩渴、嘔吐或腹瀉,可伴有發熱、惡寒、頭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飲食,舌苔白膩。食療方:
(1)鮮蘆根粥
鮮蘆根30克,粳米50克。先將蘆根切成段,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取汁加粳米,以米熟為度,之后加冰糖適量食之。
(2)瓜汁
將西瓜去子取瓢,紗布絞汁,代茶頻服。
(3)三花湯
白菊花15克,金銀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放搪瓷容器內,加水煎湯代茶飲之。
(4)六樣煎
金銀花、白菊花、玫瑰花各6克,麥門冬、五味子各10克,酸梅120克。先將酸梅加水煮爛,然后再加藥煮沸,去渣,再調入適量冰糖(白糖),涼后飲用。
(5)三汁飲
檸檬汁、葡萄汁、鮮橘汁。加溫開水適量,涼后飲用。
(6)綠豆稀粥
綠豆20克,粳米30克。將綠豆煮費,稍軟后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為度,加適量冰糖食用。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風熱型感冒一般表現為發熱,微惡風,汗出不暢,頭昏脹痛,面色多赤,目紅目脹,口干微渴欲飲,咳嗽,痰稠或稠黃,咯吐不爽,或咳聲嘎啞,咽干或咽……詳細>>
冬天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都需要有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效果。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飲食防治冬天感冒的方法,一起來了解了解都有哪些……詳細>>
冬天是孩子感冒的多發季節,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特別注意為孩子預防感冒。在這里,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從飲食方面來幫孩子在冬天減少感冒的可能性……詳細>>
春天,天氣總會忽冷忽熱,此時做子女的就要十分留意家里老人的身體狀況,一不小心,老人就容易患上感冒,那春季到了,老人預防感冒的食物有哪些呢……詳細>>
秋天氣候變化無常,就會容易出現感冒的現象,感冒影響健康的同時對日常生活工作也會帶來相對的影響,所以秋天預防感冒是很有必要的。今天,為大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