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者,選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橄欖油、茶子油,盡量不用葷油,并注意控制總油量。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等也可調節血脂,可常選擇。
瘦弱、怕冷、血脂及血壓低的人,可適當食用一些動物油,如黃油、奶油等。
普通健康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膳食習慣,在一段時間內輪換食用各種油。如果覺得麻煩,調和油也是不錯的選擇。調和油把幾種植物油按一定的要求作適當的配比,既照顧到營養搭配,又避免因使用單一油脂而造成的營養單一、口味不好等缺點。
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和青少年,由于需要的脂肪較多,可以用少量葷油烹調,一般按素油與葷油的比例2∶1給予。
孕婦、乳母、嬰幼兒的膳食中,可常選用富含亞麻酸的大豆油、亞麻子油、核桃油。因為亞麻酸在體內能轉化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有助于大腦、視網膜發育和皮膚健康的物質。
一款適合全家人、健康、營養的油,會關系到全家的健康。選油不妨參照以下七點,幫你輕松吃出健康。
一,按原料油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動物油像豬油、牛油、雞油等,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玉米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等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過多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膽固醇合成,最好遠離。
二,選擇“植物甾醇”含量豐富的植物油。超過2400項臨床實驗證明,植物甾醇是一種能有效降低膽固醇的天然活性物質,在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植物甾醇廣泛應用于食品中,是美國心臟協會重點推薦、保護心臟的法寶。據了解,植物甾醇主要來源于植物油、堅果、豆類、谷類、蔬菜和水果等,尤以毛玉米油的含量最為豐富。
三,植物油因加工和配比的不同,也分“三六九等”,所以要選擇經過脫酸、脫色、脫膠、去除水分和雜質、有害物質等一系列工藝后制成的精煉油。
四,看油的透明度、有無沉淀物和分層。高品質油在日光和燈光下,清亮無霧狀、無沉淀或懸浮物、無雜質、透明度好、黏度較小。若有分層現象,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
五,不要貪便宜,應認準正規、信譽好的企業,挑選包裝完好、近期生產、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商品。如金龍魚作為2008年奧運會食用油獨家供應商以及201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糧油食品獨家供應商,其生產的家庭食用油,生產環節嚴格,品質優良,值得信賴。此外,還要注意瓶身上有沒有國家質量認證的“QS”標識。
六,沒有一種油是十全十美的,應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烹調習慣、經濟條件等,有目的地選擇,經常調換品種,達到油品消費多樣化。
七,現吃現買,不宜久存,避光保存。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每天的飯量應該是多少呢?以下就是我們每天不同食物的標量。當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不可能一定要把量做到很精確,只要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就可以……詳細>>
國家衛生計生委透露,目前我國八成家庭對油的攝入量超標,食鹽攝入量更是超過了世衛組織建議標準的一倍還多。詳細>>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動物油比較油膩,易使血中膽固醇含量超標;植物油則顯得“綠色”且富有營養,以至不少女性為減肥而拒食動物油。其實,過于偏食……詳細>>
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因含有人體需要的卵磷脂和膽固醇,因此適當吃些肥肉是有好處的,中國營養學會給我們建議每天吃肉不要超過200克 詳細>>
對于我們烹飪中常用到的油類,通常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對于這樣的分類,不少的朋友很想知道到底哪種油是對我們的健康好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