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
“回南天”需防四大病
1、呼吸道:感冒、過敏高發
“回南天”里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頻繁,天氣特點為時而冬冷型,時而夏熱型;忽而干燥,忽而陰濕;氣壓也時高時低,很不穩定。對于早春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干濕、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人體生理機能常常會調整不及,常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
2.骨關節:老人防風濕
一些長期患有關節炎的市民,尤其是老人,對“回南天”比天氣預報還要靈驗,90%的關節炎病人對氣候變化敏感,空氣中的濕度上升,可使關節腫脹、疼痛加重,誘發或加重原有的關節疾患。
3.神經系統:潮濕天氣易抑郁
3至4月份是“春季抑郁癥”高發期。春季抑郁癥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人體內分泌紊亂,進而導致心緒低落,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天氣忽冷忽熱,忽干忽濕都容易影響人們的心理和情緒的波動,具體表現為睡眠不好、自控力差容易發脾氣、惰性增強等。女性、閑散人員、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比較容易在春季患上抑郁癥。
4.心血管:危害老年人健康
回南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血管收縮強烈,造成血壓強烈地波動,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老年人免疫力下降,陰濕天氣里異常活躍的病毒、病菌等微生物容易乘虛而入,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此外,由于春天人們戶外活動較冬天明顯增多,血管對由靜止期到活動期的負荷量耐受性一時不適應,都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發作。
六款健脾祛濕湯推薦
推薦一:鮮土茯苓煲豬瘦肉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馬蹄10個、紅蘿卜、連須玉米各1條,蜜棗3個,陳皮1/3個,豬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分別洗凈。鮮土茯苓切塊,馬蹄去皮,紅蘿卜、玉米切段,蜜棗去核,陳皮浸泡。
2.一起與豬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土茯苓有祛濕熱、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鮮的土茯苓配爽甜鮮美消滯的馬蹄、寬中益氣滋潤的紅蘿卜煲豬瘦肉湯,有清熱祛濕解毒、健脾養胃潤肺之功。
推薦二:鮮芡實白果煲豬肚
材料:鮮芡實150克,白果肉、腐竹各50克,陳皮1/3個,豬肚1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分別洗凈。豬肚以生粉反復揉擦,再洗凈,其各物稍浸泡。
2.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芡實性味平和而甘、微澀,中醫認為有補脾祛濕、益腎固精之功。《神農百草經》說它“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南方的春日尤為濕困,且前段時間料峭春寒、春雨連連,春寒春濕易傷脾胃。以鮮芡實配白果煲豬肚,清潤可口,有健脾祛濕、養胃益腎的功效。
推薦三:白鯽魚煲湯
材料:白鯽魚、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
做法: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后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滾三分鐘,加入調料調味即可。
功效: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濕,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是健脾祛濕的良方。
推薦四:豬橫脷煲雞骨草
材料:豬橫脷1條,雞骨草30克左右,蜜棗2個
做法:
1.豬橫脷切掉中間的白脂,清洗干凈,切成小件。
2.雞骨草斬開成小段,撈洗幾次,洗干凈沙塵;把豬橫脷、雞骨草、蜜棗全部放進湯煲里,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開后,轉慢火煲1.5個小時。
3.最后,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雞骨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清熱利濕、舒肝止痛的功效。
推薦五: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
2、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推薦六:扁豆薏米煲雞腳
材料:扁豆3克、薏米3克、雞腳半斤、姜幾片等。
做法:雞腳在入湯前要先用開水焯兩分鐘,再將扁豆、薏米、雞腳、姜片一起放進燉盅或者瓦煲內,待煮好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去濕,舒筋活絡。
推薦七:桑寄生黑棗雞蛋湯
材料:桑寄生50克、黑棗5枚、雞蛋1個、紅糖10克。(或太子參、或云苓、或赤小豆都為10克,或金櫻子3個,中藥店有售)
做法:
1.藥材均浸泡,黑棗去棗,一起與雞蛋下瓦煲;
2.加入清水450毫升(1碗半量),武火滾沸約10分鐘至蛋熟,取出去殼,再放回稍滾片刻,下紅糖便可。為1人量。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時下為廣東民間稱之為春二三月的回南天。悶熱與潮濕常交織一起,令人們常有濕困的感覺,今日靚湯宜鮮土茯苓云苓赤小豆煲鯽魚。詳細>>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詳細>>
天氣轉熱,屋角地面又見潮濕,健脾祛濕是近段時間的飲食主題,今天介紹這款靈芝云苓豬橫脷湯,除了有祛濕潤燥之效,還能助眠安神、補氣抗衰老,是……詳細>>
土茯苓有祛濕熱、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鮮的土茯苓配爽甜鮮美消滯的馬蹄、寬中益氣滋潤的紅蘿卜煲豬瘦肉湯,有清熱祛濕解毒、健脾養胃潤肺之……詳細>>
眼看天氣回暖,廣州也陸續出現回南天,空氣中的一切都是濕濕的。你可知道,這樣的天氣我們的身體內部也容易濕氣重。濕易困脾,讓身體困重,乏力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