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至少有900萬人感染食源性疾病。美國公共衛生研究室聯合會主席斯科特·貝克爾表示,氣溫高及食物處理不到位是導致食物中毒的關鍵因素。對此,“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最新刊出“最容易帶菌的6類食物”。
警惕6種你意想不到的最臟食物
1、蛋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報告稱,美國每年因為吃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超過14萬人,死亡約30人。貝克爾表示,雞蛋處理不當,易發生病菌感染。
【建議】不要生吃雞蛋,應徹底煮熟再吃。接觸了生雞蛋后,應該用溫肥皂水認真洗手,并將雞蛋接觸過的臺面徹底消毒。
2、蔬菜類。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綠葉蔬菜是食源性疾病的頭號源頭。食源性疾病研究專家瓦妮莎·考夫曼表示,蔬菜生長于土壤中,容易受到環境污染、動物糞便及其他污染源的污染,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其他病菌感染的主要源頭。
【建議】考夫曼建議,徹底清洗蔬菜,最好煮熟后食用。另外,蔬菜與肉食一定要分開儲存,操作時應使用不同的砧板。
3、水果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告誡,吃甜瓜、哈密瓜等水果都應警惕感染病菌,這些病菌多來自于種植地,在運輸過程中還可能交叉感染。
【建議】考夫曼指出,為避免病原體污染果肉,即使是橙子之類的帶皮水果,切開之前也應該仔細清洗。超市中已經清洗過的水果,吃前也最好再洗一次。
4、魚類。考夫曼表示,魚和海鮮最容易受到水中弧菌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季,水溫升高,弧菌更容易生長繁殖。
【建議】魚和海鮮的烹調溫度至少應達到62.7℃。
5、肉類。肉類營養豐富,在宰殺和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美國農業部數據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寄生蟲是造成肉類和家禽污染的重要因素。
【建議】貝克爾表示,肉類烹調前冷藏溫度應在4.4℃以下。切完生肉,應用溫肥皂水洗手和砧板表面至少20秒。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署建議,整塊的肉應該在62.7℃的條件下烹調3分鐘以上。家禽和剩飯剩菜吃之前都應經73.8℃高溫烹煮。
6、堅果類。堅果和種子在采摘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建議】貝克爾建議,葵花籽等堅果類食物最好不要生吃。
使用霉變筷子會誘發肝癌
家用筷子也有保質期,最好半年一換
新橋醫院消化內科郭主任介紹,一次性筷子時間長了會滋生各種霉菌,如果長期使用霉變的一次性筷子,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黃曲霉素”,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
郭主任提醒,不少市民在吃面時喜歡將筷子放在煮面的湯里燙一燙,但殺菌效果其實很有限。筷子只有在100℃的沸水里煮5分鐘以上,才能達到理想的殺菌效果,她認為,較理想的殺菌方式是使用高溫消毒柜。
此外,郭主任還說,與一次性筷子相比,家用筷子更容易變質。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導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別高,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柜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幾率提高五倍以上。一般來說,筷子使用半年就可以更新換代了。
小龍蝦體內細菌多最好熟食
活龍蝦在買來后,最好放在清水里養24-36小時,使其吐凈體內的泥沙等雜質。在加工龍蝦時,它兩鰓里的臟東西要清除,因為鰓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細菌,最好是把鰓剪掉,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龍蝦細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納垢,一定要剪掉。最后還要經過刷、洗才能烹飪。
烹飪小龍蝦一定要高溫煮透,這樣才能確保殺死龍蝦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死龍蝦千萬不能吃。因為龍蝦是高蛋白生物,本身體內含有的細菌多,龍蝦一死,細菌立刻分解,人吃了,容易中毒和拉肚子。
另外,龍蝦是否用洗蝦粉洗過靠吃是無法品嘗出的,但可以通過觀察來鑒別。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凈,色澤也很光鮮。但是被腐蝕過后的小龍蝦蝦鉗很容易脫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比較少的話,使用洗蝦粉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說到區別小龍蝦的優劣,其實很簡單。新鮮的小龍蝦鮮亮飽滿,肉質緊,而且有一定的彈性和嚼勁。如果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或是已經死了的小龍蝦,則肉質酥軟,看上去空空的,不飽滿。
以前曾風行過一陣“十三香龍蝦”,這玩意兒的衛生狀況你要悠著點,它們都是田埂邊的臭水溝里長大的;好在現今流行的“小龍蝦”,大多數以人工養殖為主,相對干凈許多。但還是要小心為妙,若是生食或半生不熟,都可能使人體感染寄生蟲。所以必須熟食小龍蝦,因為高溫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
怎么辨別小龍蝦是否熟了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咬一下。如果咬時肉不發軟,有嚼頭,且同時有汁流出,就是熟的;還有,觀察被咬開的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一致則熟。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在美國,每年都有九千萬人患上感染食源性疾病。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普查,但是相信情況也不會樂觀的。其實,若想遠離食源性疾病,我們……詳細>>
韭菜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和類黃酮,而且含有大量的錳。錳有助生成消化酶,而且產生大量維生素A,有助腸道內壁修復。詳細>>
每個人每天都在吃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科學地吃飯。飲食界多位專家一起總結出20條健康飲食的“金標準”。專家指出,這20條中若能達到12條……詳細>>
現在的食品是多樣化的,很多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暴飲暴食,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導致身體變得越來越肥胖,主要是因為胃腸道里面毒素太多沒有及……詳細>>
經常嗜睡的人也要特別小心哦,這樣是很容易得嗜睡癥的,嗜睡癥是一種神經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這些睡眠階段會經常發生,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