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OL們的不良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例如損傷大腦,損傷腸胃等等,但是什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呢?如何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
生活中,一些很小的細節被忽略可能就影響了身體健康,如何不讓壞習慣蠶食健康身體呢?下面先來了解一下有哪些飲食的不良習慣吧。
1、經常性不食用早餐
相信十個人之中有9個人是沒有吃早餐習慣的,通常都是早上剛起來洗漱完之后就沖沖忙忙的趕去上班了。專家指出,如果空腹上班除了會傷害脾胃之外,同時還會使你一早上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并且比起有吃早餐習慣的人來說,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顯老”。并且根據一項研究發現,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其壽命人平均縮短了2.5歲。而另一所大學進行對80~90歲長壽老年人的研究中發現,他們之所以長壽的主要原因就是每天都有保持一個吃早餐的習慣。
2、晚餐營養太過豐盛
因為早餐以及午飯都沒能好好地享受美味,因此很多上班族通常都選擇在晚餐時間大吃特吃,來滿足口欲。但這樣的飲食習慣會給你人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因為我們人體在傍晚這個時候血液中的胰島素正處于一個高峰期,如果晚餐太過于豐盛的話,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肥胖的產生。
除了會導致肥胖的產生以外,同時晚上大吃特吃的話還會打破我們人體的生物鐘,從而導致患上失眠等情況的產生。晚上睡不著,第二天起不來,這就難怪為什么第二天總是無精打采了。
3、快節奏的進食方式
有些人可能是由于時間關系,也有一些人可能是習慣如此,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大口大口的吃飯,而且在吞咽的時候動作極為迅速。這樣快節奏的進食方式,很有可能會對你的腸胃造成負擔,從而引起肥胖。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辦公室一族的午餐,都是在非常匆忙的狀態下吃完的。在吃飯的時候過快的進餐速度,致使不能讓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不但不利于口中食物和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而且還會進一步的加重腸胃負擔。而且過短的咀嚼時間,會使迷走神經仍在過度興奮之中,長此以往,容易因食欲亢進而肥胖。
面對以上的不良飲食習慣,我們該如何從小進行培養,才能避免呢?
1、準時吃飯、不拖不慢
飲食要定時,每次進食應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要防止邊吃邊玩或邊聽故事、邊看電視。吃飯過慢不能遷就,不要超過1小時,如果不吃就及時撤食。 1~3歲幼兒,應該每天吃3次正餐加1~2頓點心,每餐之間相隔3~4小時,最好每日保證1~2杯牛奶。
2、保持精神愉快的進餐狀態
不要因為寶寶吃飯不老實,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去責罵寶寶。如果寶寶不愛吃飯,家長總是呵斥著強行喂飯,久而久之必將引起寶寶強烈的抵觸情緒,將吃飯和“受罪”聯系在一起,就會更加不好好吃飯了。因此,保持愉快的進餐氛圍十分重要。
3、培養多喝水的習慣
很多寶寶不喜歡喝白開水,有些媽媽就以飲料或果汁代替,這種做法是十分不科學的。白開水是寶寶最好的飲料,市面上銷售的飲料多數含有咖啡因或各種添加劑,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害無益。因此,不能以飲料代替開水。果汁中含有糖分,糖分又需要水來分解,因此也不能以果汁來代替開水。家中可以嘗試各種方式為寶寶培養良好的喝水習慣。
人是鐵飯是鋼,從小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對于以后生活中的各種環境下的磨練才會顯得不緊不慢。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可以讓你的飲食更健康,更安全,還能起到保健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功效。從健康飲食的角度考慮,擁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詳細>>
你知道嗎?飲食習慣看似不重要,卻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極為重要。今天,就來教教大家要如何養成良好的飲……詳細>>
改變飲食中的惡習聽起來很難,但實際做起來會容易些。以下六種方法有助于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詳細>>
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飲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千萬不能忽視。然而,在孩子日常的飲食中總會存在很多的誤區,家長需要特別的注意,應該要避免……詳細>>
飲食習慣對健康有什么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影響非常大,嚴重者甚至可以致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