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生活中,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或者腸胃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或是吃煮得比較爛的菜等,這真的是健康嗎?今天小編盤點一些老人常見的飲食誤區,作為子女的你們,一定要了解哦。
老人飲食誤區一:長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也有少數講究藥膳的人用吃藥粥作為對疾病的輔助治療。據觀察,長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動力較差,如果吃粥的量過多,難 以很快排空,會感到胃部不適;以同樣體積的粥和米飯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長期吃粥,得到的總熱量和營養物質不夠人體的生理需要,難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藥粥雖是養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體很虛弱,或是治病需要。老年人患牙病應積極治療,應鑲牙補牙。飯不妨燒得爛些,也可吃面條,長期吃粥并不適宜。
老人飲食誤區二:吃的菜煮太爛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么的。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么營養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訣。
老人飲食誤區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癥,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并會引起并發癥,比如腎結石、血管鈣化 等。
老人飲食誤區四: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
飯菜里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隨著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相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而言,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損失相對少些,但長時間存放的飯菜,還是要防止蛋白質發生變質,脂肪發生酸敗,碳水化合物發生霉變。
另外,剩飯菜產生亞硝胺幾率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疾病。柳鵬提醒,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盡量不吃剩飯菜。
老人飲食誤區五:吃飯越清淡越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患上了富貴病,因此也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飲食清淡,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錯,但是也不能太過極端,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適當的吃一些葷菜的,營養專家提醒老年朋友,飲食應葷素搭配,不偏重于葷也不偏向于素。樣樣都吃一點,這才是人體收支平衡的最佳狀態。
這些都是老年人的飲食誤區,在飲食上存在的一些錯誤概念,使得老年人的身體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補充,希望大家能夠避免這些飲食誤區,能夠更加健康。
老人飲食注意七不貪
不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脂血癥,不利于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不貪精 老年人長期講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攝入的纖維素少了,就會減弱腸蠕動,易患便秘。
不貪硬 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如果貪吃堅硬或煮得不熟爛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不貪快 老年人因牙齒脫落不全,飲食若貪快,咀嚼不爛,就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同時,還易發生魚刺或肉骨頭鯁喉的意外事故。
不貪酒 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力,加重心臟的負擔。同時,老人多飲酒,還易導致肝硬化。
不貪遲 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貪遲,有利于食物消化與飯后休息,避免積食或低血糖。
不貪熱 老年人飲食宜溫不宜燙,因熱食易損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長期服用燙食刺激,還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一年一度的高考迫在眉睫,考生緊張,家長更緊張,特別是孩子的飲食營養問題,很多家長想方設法為孩子的沖刺做好營養的支持,但同時,一些考生的飲……詳細>>
很多老人血壓血脂偏高,不敢吃油和鹽;還有的老人想要長壽,各種補藥吃不停。其實這些做法非常不可取,嚴重影響了老人的身體健康。那么,老人應該……詳細>>
飲食是養生一個重要的方式,老人想要延緩衰老,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那么老人要如何飲食才是健康的呢?老人吃哪些食物比較好?詳細>>
對于老年人的飲食,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有正確的也會有誤區。比如,老年人的飲食只要清淡就是健康的嗎?老年人必須要長期吃流食嗎……詳細>>
不少的人都想長壽,所以一些老年人在日常飲食方面都會更加注重。但是有一些老年人對飲食方面還存在不少的誤解,這樣會讓自己的身體變得不那么健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