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在的生活餐餐不離肉,素食反而成為飯桌上的“點綴”。經常吃大魚大肉,難免會讓身體感覺不適,因此我們這時候應該吃些素食,幫助消除油膩,清理腸胃、并且可保護心血管、降低血脂,對于中老年人更是一種好選擇。但清掃腸胃,不吃不喝是下下策。這時不妨來點素食,給自己過于勞累的腸胃輕松一下。
玉米:
玉米全身都是寶----玉米,是許多人最愛的蔬菜。事實上,玉米不能算是蔬菜,因為它含有許多淀粉,熱量較一般蔬菜高,因此在營養學上,玉米被歸類為主食類。
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卜素等,還富含纖維質。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血膽固醇并軟化血管。玉米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山藥:
其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山藥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
山藥還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增強體質。過年期間若有消化不良,可以山藥、蓮子、芡實加少許黑糖共煮。
番薯:
番薯熱騰騰 暖身又護膚----番薯又叫甘薯、地瓜,屬于旋花科塊莖植物,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食品。番薯原產于美洲,后傳入呂宋,明萬歷年間傳入閩廣。
有很強的降低血中膽固醇、維持血液酸堿平衡、延緩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番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類等容積性排便物質,可謂“腸道清道夫”。
燕麥:
燕麥健康主食的另選----由于飲食西式化及精致化的影響,近年來國內肥胖人口急劇上升。肥胖容易引起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及高血壓等。多數慢性疾病除配合藥物治療及規律運動外,良好飲食控制更是維持病情穩定的重要措施。
具備降膽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燕麥中含有豐富的燕麥纖維,是其他谷物中找不到的。因這種纖維容易被人體吸收,且因熱含量低,既有利于減肥,又更能適合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人對食療的需要。
海藻類:
多吃海帶保護乳房----國外專家調查發現,海帶對女性來說,不僅有美容、美發、瘦身等保健作用,還能輔助治療乳腺增生。
海洋蔬菜低熱量、低脂肪,一些海藻具有降血脂作用。海帶等褐藻,含有豐富的膠體纖維,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海藻還含有許多獨特的活性物質,具有降壓、降脂、降糖、抗癌等作用。
蘋果:
其果膠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因為果膠在腸道中能與膽酸結合,使膽酸排出體外的量增加,需要消耗膽固醇來合成新的膽酸。
蘋果含豐富的鉀,可排除體內多余的鈉鹽,如每天吃3個蘋果,對維持血壓、血脂均有好處。
洋蔥:
洋蔥含有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洋蔥幾乎不含脂肪,故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有助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芹菜、百合:
此兩種蔬菜,因其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對降血脂、血糖,維持酸堿平衡,都是不錯的“腸道清道夫”。
推薦:鮮芹百合
材料:芹菜、百合、小辣椒、鹽、雞精
做法:芹菜洗凈去老絲,切段;百合洗凈,掰開;做鍋開水將芹菜段飛水撈出,將百合也飛水撈出過涼待用;鍋內做少許油煸炒紅辣椒段放入芹菜段百合、加鹽雞精調味。
小貼士:放在晚上吃比較好,清理腸胃,疏通血管,加上喝了點小米粥,清爽可口。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過節人們往往吃得多,所以醫學專家認為節后應多吃些素食,以排除油膩,清胃通腸,并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常吃的能夠降脂清腸的素食有:詳細>>
冬季進補,是為了讓身體有更好的健康資本,而不是把自己進補得胖乎乎,所以在冬季進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吃一些降脂清腸的食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