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天氣變得干冷起來,空氣干燥,人們容易產生內火。冬季上火是家常便飯,上火后如何飲食“滅火”呢?這就要看你是哪種上火了。小編根據各種上火的特點介紹一些有針對性的食療建議給大家。
傳統中醫認為夏天陽氣浮躍在外,陽氣發散,體內是陰濕的,而冬天陽氣則聚斂在內,體內燥熱,燥熱難以發散,所以這個季節更易上火。
去肺火——喝川貝燉梨水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川貝燉梨水:選梨數個切塊加水500毫升和川貝,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汁食梨,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飲食建議: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不妨適當吃一點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楊桃、枇杷,同時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去心火——喝赤小豆粥
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煮開,再下粳米共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飲食建議:
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要多飲水,最好是溫開水。
去胃火——喝藕汁蜜糖露
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藕汁蜜糖露:鮮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調勻內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有潤胃涼血降火之功效。
飲食建議:
中醫認為,胃火調劑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克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并且適當留意口腔衛生。
去肝火——喝菊花茶
癥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菊花茶:選菊花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飲食建議:
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比如藥療方面,肝太熱者可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飲服。不宜吃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去腎火——吃豬腰
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療法: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飲食建議:
多吃一些清涼滋陰補腎的食品。民間歷來有以形補形之說,豬腰燉金銀花,豬肚燉蓮子,老鴨頓草根,鯽魚汆豆腐,海帶排骨湯,清涼滋補,補中益氣。平時注意營養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五谷雜糧。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冬季滋陰降火吃什么食物好?冬季天氣寒冷,而且多干燥易上火,再加上室內外溫度差較大,而出門穿衣較為厚重體內熱氣無法正常排出,會直接導致內火……詳細>>
很多媽媽都對孩子的上火問題苦惱,明明已經很小心,但是為什么還是避免不了呢?因為飲食!來看看下面的文章怎么說!詳細>>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詳細>>
春夏交替,氣候干燥,飲食不當易上火,上火的各類可分為三種,一旦上火,春季降火氣可吃現季的蔬果,還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鮮水果和鮮嫩蔬菜,少吃……詳細>>
寒冷的冬季,總是讓人們對美味的食物無法抵擋,可是這就容易讓人囤積脂肪,所以日常他們對于食物的熱量就開始斤斤計較,盡量吃一些熱量很低的食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