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血清鉀濃度低于3.5mmol/L稱為低鉀血癥。低鉀血癥時,機體的含鉀總量不一定減少,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情況就是如此。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低鉀血癥的患者也伴有體鉀總量的減少--缺鉀,因此治療過程中,應采取哪些補鉀方法呢?
1、在應用排鉀利尿劑、腎上腺皮質醇類藥物、胃腸減壓、禁食、腹瀉、嘔吐等,都可引起鉀丟失,應口服鉀鹽預防低鉀,無尿一般不補鉀,除非血鉀明顯降低(1日無尿血鉀上升0.3mmol/L)。
2、大部分低鉀血癥的病人,血K濃度在3.0-3.5mmol/L之間,這樣的血清K濃度一般說來不會發生嚴重的問題。口服鉀鹽即可。
3、若不能口服或缺鉀量很大時,需靜脈滴注補鉀。 常規靜脈補鉀方法是氯化鉀1.5g加入生理鹽水500ml靜滴,若氯化鉀濃度過高,因輸液時靜脈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補鉀量又不能大量補液時,可同時加31.5%谷氨酸鉀(5.5mmol/g)10-20ml于同一液體中靜脈滴入。
靜脈滴注補鉀的注意事項:
補鉀速度過快可發生高鉀血癥,因輸入的鉀需經過15小時細胞內外才能達到平衡,4小時才能經腎排出,一般補鉀速度的限度為40mmol/h;(心臟術后出現心律失常)凡血鉀低于4mmol/L,應再補充高濃度鉀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時內滴入氯化鉀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獲得糾正。
若遇到缺鉀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腸麻痹等嚴重病情,表示體內缺鉀程度太重,補鉀量應大,速度也應加快,極限濃度可提高到1%KCl,但必須有心電圖監護觀察。
低鉀血癥病情嚴重,又限制補液時,可以在嚴密監視下,提高濃度達60mmol/L,此時需選用大靜脈或中心靜脈插管;(心臟手術)術前、術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鉀比較多見,一般應經深靜脈補鉀,濃度0.3%~3%不等,依據血鉀情況而定。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重度低鉀血癥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的一種急危重癥,危重是指呼吸肌麻痹或嚴重心律失常,必須盡快實施超常規的中心靜脈補鉀,在快速滴注應在密切監護……詳細>>
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取決于細胞內外缺鉀的程度及缺鉀發生的速度,急性低鉀血癥癥狀比相同水平缺鉀的慢性低鉀血癥嚴重。詳細>>
鉀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與酸堿平衡、細胞膜的應激性和心肌的正常功能。患上低鉀血癥病因可分缺鉀性低鉀血癥、稀釋性低鉀血癥和轉移……詳細>>
臨床上低鉀血癥患者并不少見。引起低鉀血癥常見原因有鉀的攝入不足(如禁食)、鉀的排出過多(如腹瀉)、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如周期性麻痹)。……詳細>>
近年來有一種新型的腎臟疾病叫做低鉀血癥,中醫認為,低鉀血癥發病有三個原因:脾胃虛弱、肝腎虧虛、邪毒沖心。嚴重而致死的病例,可呈"缺鉀性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