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脂肪肝是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后天性疾病。飲食和運動調節是治療脂肪肝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下面小編就介紹下脂肪肝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脂肪肝10大癥狀
1、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長時間食欲不振,除了懷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應考慮到脂肪肝的可能。
2、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勞的表現。
3、惡心、嘔吐、腹脹
輕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飽脹等不適。惡心的癥狀常常單獨出現。
4、內分泌失調
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勃起功能障礙,女性月經過多、閉經,病人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
5、妊娠急性脂肪肝
常并發有腎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敗血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
6、重癥脂肪肝患者
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
7、營養過剩型脂肪肝
常管理層其他基礎疾病并發出現,如: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常與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結核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8、蜘蛛痣
它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經常出現在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徑可從針頭大到數厘米以上。檢查時用指尖或棉簽壓迫痣的中心,其呈輻射狀的“小血管網”即可褪色,去除壓力后又會出現。最常見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9、維生素缺乏癥
脂肪肝時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角化過度等。少數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
10、黃疸
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將鞏膜、黏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脂肪肝時黃疸類型常為肝細胞性,該型黃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少數脂肪肝病人會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后黃疸即消退。
脂肪肝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1)禁食黃油、豬油、肥肉、動物內臟,煎炸之品;禁用甜食,不吃巧克力,休息時每天含多糖的食品不應超過半斤。
(2)烹調時盡量少用油,只用橄欖油、葵花子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忌用動物油,每天用油量不超過2錢。
(3)多選用各種新鮮綠葉菜、多種顏色的蔬菜和適量海產蔬果(海帶、海白菜以及1~2個水果),保證充分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4)鹽的攝入量不宜多,每天5克已夠。
(5)吃各種魚類,富含最優質的保肝蛋白質,兔肉比瘦豬肉、牛肉更好,海米、干貝、淡菜中含有大量甲硫氨酸和類似甲硫氨酸物質,在體內可提供甲基制造膽堿,從而合成磷脂。磷脂是肝內脂肪運轉外排所必需。
(6)小米、莜麥面、芝麻、仙人掌、油菜、菠菜、甜菜頭中均含去脂物質,可以經常選用。
(7)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宜加餐。
(8)每天食譜中要求暈素搭配,選食以奶、蛋、魚、貝配蘑菇類和綠色蔬果為主。
(9)細嚼慢咽,按自已體重計算熱卡進餐,吃八分飽。
(10)在減重過程中,病人經常饑餓難受,應盡量選食體積大,熱量低的蔬菜(西紅柿、黃瓜)、糠皮、木瓜、粗糧、海帶等混食,烹調時不可把食物切得太細、煮得太爛,如雞蛋做成煮雞蛋比蛋羹、蛋湯在胃中停留時間長,可增加飽腹感。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脂肪肝已經成為了常見的疾病之一,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呢?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有一些事物就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在這里,……詳細>>
患上了脂肪肝,在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日常飲食的合理安排。要知道,在眾多食物中有些對脂肪肝是有好處的,而有些對脂肪肝就會……詳細>>
隨著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人們的工作節奏也在不斷提高,飲食精細,長期飲酒,久坐辦公,缺乏運動導致脂肪肝頻發,那么如何患上脂肪肝應該怎么辦呢……詳細>>
脂肪肝是一種吃出來的疾病,這種疾病一旦是出現往往就比較難以消除,脂肪肝影響的不僅僅是肝臟的功能。那么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在飲食上有什么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