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最近不少地區都在降雨,空氣十分潮濕,不僅空氣潮濕,人的身體也會積累濕氣,那在這樣的季節我們如何巧妙祛濕呢?下面就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能巧妙祛濕的湯水都有哪些吧。
【花生雞腳湯】
原料:雞腳10只(約200克),花生50克,黃酒5克,姜片、精鹽各3克,味精1克,雞油10克。
做法:
1、將雞腳剪去爪尖,洗凈;花生米放入溫水中浸半小時,換清水洗凈。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雞腳、花生米、黃酒、姜片,鍋加蓋,煮2小時,加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再用文火燜煮片刻,淋上雞油即可。
功效:此湯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
【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
2、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氣,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蘿卜蓮子豬舌湯】
材料:蘿卜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做法:
1、蘿卜連皮洗凈,斜向切成中塊;蓮子、芡實、蜜棗去核洗凈,用清水稍浸泡;
2、豬舌反復刮洗干凈,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后則用刀背敲裂;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味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蘿卜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性平味澀,能健脾胃、養心神;芡實性平味甘淡,能補脾止瀉;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濕困。
【枸杞淮山鵪鶉湯】
原料:去皮鵪鶉兩只,干淮山4片,姜片少許,枸杞一小把。
做法:
1、將去皮鵪鶉洗凈,去腸及屁股,配上淮山,枸杞,姜片,加入少量水,燉煮1小時。也可采用隔水燉的方法。
2、煮好后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此湯含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清淡鮮美,肉質鮮嫩,易于消化。
【橫月利去濕湯】
原料: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
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后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該湯不但清熱去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責任編輯:梁土清 )
文章關鍵詞:
春末夏初是一個善變的季節,經常是白天萬里晴空,溫暖舒適而早晚卻寒氣襲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而倒春寒發生的時節也是春季濕氣最重的……詳細>>
一到春天我們身體中的濕氣就非常重,你知道春天該怎么祛濕氣嗎?這時就該喝點祛濕降火的湯藥來祛濕降火。許多慢性病都是倚仗濕氣而存活的,因此我……詳細>>
春季進入雨水節氣之后,降雨會增多,空氣更加濕潤,使人容易濕氣重。在春季養生宜以祛濕養脾為主。那么,春季祛濕養脾應該多吃什么呢?中醫認為,……詳細>>
寶寶如果胃口不好,不愿意吃東西,家長不妨看看其舌苔顏色,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表明寶寶體內有濕氣,需要及時祛濕。那么,如何幫寶……詳細>>
進入春季后,天氣多是潮濕的,內外夾攻的人體就會很容易的“濕重”。具體的表現有:倦怠、食欲下降、手重腳重等,這是由于濕氣停滯在我們體內,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