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喝湯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人食療保健、強身健體的一項基本措施,人們可以按照不同的季節,根據自己的性別、年齡、體質、身體健康狀況和特殊生理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湯品,以達到清補滋潤、強身補虛、美容養顏、消暑清熱的目的,和喝湯相關的那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飯前或吃飯時喝湯有益吸收
吃飯間,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于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后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所以,有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也發現,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三高”病人少喝“老火靚湯”
湯中溶解食材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維生素的同時,也會溶出脂肪、膽固醇和嘌呤等。專家表示,許多人認為魚、肉、內臟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因而不吃肉,只喝湯。可他們卻不知道,嘌呤其實都溶在了湯中。特別是長時間熬制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更高。如果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導致高尿酸,甚至痛風。長時間燉煮的湯,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三高”病人盡量少喝。
別拿湯來泡飯吃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濕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于將飯泡軟了,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咽,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減肥人士喝湯速度應該減慢
如果喝湯速度很快,等意識到吃飽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吃過量了,這樣容易導致肥胖。喝湯應該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時間,并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需要減肥的美女要注意了,一定要切記這個錯誤的喝湯習慣,改掉它,說不定你的減肥效果會更佳。
最適合煲湯的三種食物
1、蓮藕: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后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蕓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2、白蘿卜:白蘿卜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它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廢物的排出。因此,白蘿卜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不但補氣順氣,還能減輕油膩感。如果不想白蘿卜的辣味太重,煲湯時蓋子別蓋嚴。
3、山藥: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不但能使肉湯營養加倍,還有利于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常跟山藥搭配的肉類有排骨、牛肉、鴨肉、羊肉等。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后喝湯,越喝越胖”,這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煲湯也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那么煲好湯的竅門在哪呢?詳細>>
我們常常會聽到老人說,在吃飯前要先喝湯,潤潤胃,這樣吃飯才不會傷到胃。但是又有一種說法是飯后喝湯好,那么到底是飯后喝湯好還是飯前喝湯好?……詳細>>
喝湯進補養生一直都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并且不同的煲湯食材會帶來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有利于我們身體健康。可是,你知道嗎?如果煲湯和喝湯的方法不……詳細>>
湯,是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我們也常說“湯補”,喝湯不僅僅喝下肚,還要明白喝湯養生的正確方法。詳細>>
晚上喝湯好嗎?中國人擅長以湯養生,很多人更是對湯愛不釋口。但是晚上喝湯好嗎?在晚上對湯又應該作何選擇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