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天氣炎熱的此時,人們會沒有食欲,很多家庭都會常常喝粥。不過,想要吃的健康營養就要多講究講究才行。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日常喝粥的誤區和注意事項,讓你更科學的喝粥。
煮粥的小細則
漫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是:(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開水下鍋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卻是用開水煮粥。這是因為開水下鍋煮粥不會糊底,而且比冷水熬粥還更省時間。
火侯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這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攪拌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穎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至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至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點油:煮粥為什么還要放油,這是因為,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要提醒大家的是,日常煮粥千萬別加堿哦。
煮粥不可加堿
首先,堿是多數維生素的大敵。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等維生素都非常怕堿。在堿性條件下加熱,損失就更為慘重。谷物里的B族維生素較為豐富,但是在熬粥的時候加了堿,又長時間地熬,往往會把其中的維生素B1和B2趕盡殺絕。
其次,豆類(紅豆、綠豆)除了富含B族維生素外,還含有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免疫力,延緩衰老。若在這些豆粥里面加堿,不僅維生素會損失,其中富含的多酚類物質也會改變其結構,從而失去保健作用。
此外,加堿還會加強淀粉的糊化作用,讓血糖更高更快,對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不利。最后,煮粥加堿的量往往不好控制,如果堿加多了,粥還會有堿味和滑溜感,破壞了谷物天然的香味。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日常喝粥的注意事項
三餐不能總喝粥。這個很多人常犯。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于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 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肉菜,或在兩餐之間吃 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冰粥并不可取。冰粥是夏天的熱賣食品,但它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糖尿病人喝粥要適量。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餓,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點,所以很容易讓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內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糖尿病患者要適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胃不好的人少喝。不少人認為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并不全面。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里后,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于消化。
健康喝粥很重要哦。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喝粥會有哪些好處呢?從我國的古時候起喝粥就一直是養生飲食最常見的方式之一。想要粥更加的美味和營養,在煮粥時是有技巧的哦。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
大家都知道白粥熬得稀爛,上面浮起米油是最營養的,但也有說法表示粥熬久了會損失營養。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詳細>>
專家建議,夏日養生多吃清淡的東西,粥不僅清淡,又容易做,是很多人夏日養生首選,怎么煮粥更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詳細>>
有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人要盡量減少喝粥,因為喝粥對控制血糖會有影響。其實,只要多注意喝粥的方法就是沒問題的哦。在這里,就來為大家出出主意,……詳細>>
每當人胃口不好,或者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家里人都會讓他多喝粥,那么喝粥真的是對胃好嗎,其實喝粥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那么是不是所有胃病的患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