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廖列輝教授
很多皮膚病不是食物引起,一些感染性疾病像膿皰瘡、帶狀皰疹、手足口病等發病原因與食物無關,臨床上,很多患者把皮膚病的原因歸咎為食物過敏,這是不對的,很多皮膚病如膿皰瘡、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并非食物過敏引起,而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病毒等乘虛而入引發的疾病,與食物無關。而要預防食物過敏,除了嚴格禁食已知的致敏食物外,還要熟悉一些食物的脾性。
勘誤:
患皮膚病并不都是食物的錯
臨床上很多患者把皮膚疾患的原因歸咎為食物過敏,或一旦罹患皮膚病就盲目忌口,最后只吃白飯和白開水。還有些患者總會問“為什么西醫說不用忌口,而中醫總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呢?”,這里面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
首先,把一切皮膚病都歸于飲食因素顯然是罔顧事實的,如感染性疾病像膿皰瘡、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主要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病毒等乘虛而入引發的疾病,這些與食物過敏完全無關。又如,皮膚腫瘤如惡性黑素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細胞增生性疾病也并非因為食物過敏引起。
其次,不是所有的皮膚病都需要忌口,但有些皮膚病確實有禁忌。如年輕人很容易患的毛囊炎(俗稱癤子),雖然是因為葡萄球菌感染等引起的,起因與食物無關,但飲食上中醫往往會要求患者禁酒、忌吃燒鵝等“熱氣上火”的食物。因為從中醫的角度講,大多數毛囊炎都是因為濕熱毒邪蘊結肌膚而得,如果這個時候還進食肥甘厚膩食物,勢必助紂為虐。
解讀:
四大因素易致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也就是皮膚病因為食物引起,是由于進食某種食物后造成嘔吐、腹瀉及風團等不良反應。輕度食物過敏會慢慢好轉,嚴重的食物過敏能引起喉頭水腫而造成窒息、哮喘急性發作、過敏性休克,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甚至可致死。
食物致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1、遺傳因素,過敏體質可以遺傳,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食物過敏。
2、與正常腸道屏障功能的完善與破壞有關。如大多數牛奶過敏都發生在嬰幼兒身上,這除了缺乏分解牛奶中半乳糖的酶導致孩子對牛奶中的乳糖耐受不良外,還有就是孩子的胃腸發育尚未成熟,胃腸黏膜通透性強,腸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人體的消化能力不足,就很容易激活免疫細胞發生過敏,一般多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蕁麻疹、濕疹也是常見癥狀。
3、與食物因素有關。理論上講,任何食物都可以引起過敏,食物中的變應原成分是復雜的,但對蛋白質過敏的人群占大多數。
4、其他如鍛煉、飲酒、服用藥物(如受體激動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郁藥)、合并感染等都可能增加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
皮膚病的預防:
熟悉食物脾性可減少過敏
食物過敏的診斷比較困難。首先需詢問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再結合實驗室檢測,如皮膚點刺試驗、斑貼試驗、皮內試驗、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測定,必要時還應加做雙盲安慰劑對照的食物激發。
盡管各家醫院都有相關檢測,但要完全揭開食物過敏神秘面紗并非容易之事。因此,防止過敏重點還是應該放在"預防"二字上。主要應從以下四方面注意:
1、一旦確診為食物過敏,應嚴格禁食致敏食物。如,約85%的對牛奶、雞蛋、小麥、大豆過敏的患兒3歲后可自然緩解,而對花生、堅果、海鮮的過敏一般會持續存在。為了保證以牛奶、雞蛋作為基本營養來源的嬰幼兒正常生長發育,要選擇好適當的牛奶代用品如水解蛋白配方奶,因為其抗原性較低,不易致敏,具體可征求婦嬰醫院醫生的意見。
2、熟悉食物的脾性,庖丁解牛方能大快朵頤。如很多人對牛奶過敏,但很少人對酸奶過敏,這是因為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后,分解了其中的乳糖,從而使對乳糖過敏的人不再是禁忌。
又如,很多人都喜歡吃菠蘿,但菠蘿也是最易引起過敏的水果之一,這是因為菠蘿中含有糖苷類物質、五羥色胺和菠蘿蛋白酶。糖苷類物質容易引起口腔發癢,五羥色胺食后可收縮血管使血壓升高,而菠蘿蛋白酶是一種蛋白水解酶,是引發菠蘿過敏的主要成分。一些人食用菠蘿15分鐘到1小時后即可出現陣發性腹痛、嘔吐、皮膚瘙癢、潮紅、全身起風團以及四肢與舌頭發麻、多汗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休克。但如果先將菠蘿去皮、切片,放入開水中煮沸,或將菠蘿放入鹽水中浸泡30分鐘,再用涼開水浸泡沖洗去咸味后再食用,就可破壞菠蘿蛋白酶,防止或減少過敏癥的發生。
3、進行脫敏治療。原理是先吃含有過敏原食物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如果沒有癥狀發生,則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目前廣州已有一些醫院開展脫敏治療。
4、中醫調理糾正過敏體質。主要包括飲食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少食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生活要有規律,切忌熬夜。從中醫層面講,熬夜傷精耗氣,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降低免疫力。
另外,中醫素有“脾胃主四肢肌肉、肺主皮毛”等理論,因此調理肺、脾胃等就很重要。可根據辨證給予大建中湯、五苓散、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和金鈴子散等,針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亦有一定療效。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危險,包括食物中毒,很多我們覺得很健康的食物也許隱含著危險。下面這11種日常食物,就存著你想象不到的危險因素……詳細>>
中醫素有“十方九甘草”之說,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其水解產物——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有抗炎、抗毒……詳細>>
生活中我們可能接觸的絕大多數疾病,都與我們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病從口入了。有些人可能會產生疑問,通常我都是自己親……詳細>>
春季是多種皮膚病高發的時期,因為在春天細菌和病毒會大量繁殖和傳播,容易誘發皮膚疾病。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奇妙的牛奶涂法,讓你緩解皮膚病的困……詳細>>
吃飯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里面卻有大學問,“病從口入”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民以食為天,所以每一樣進入口中的食物都需要經過考慮,有一些是要盡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