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包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在北方城市是很多人的早餐。包子不僅好吃,并且還有很多營養價值。今天,就來教教大家怎樣可以讓包子更加美味。快來一起學兩招,蒸包子的竅門吧。
多吃包子的好處
包子皮一般都是用酵母發酵后得到的,酵母不僅讓包子更松軟好吃,而且在營養學上被叫做“取之不盡的營養源”。除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以外,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經過發酵的包子有利于消化吸收,這是因為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所以,身體消瘦的人、兒童和老年人等消化 功能較弱的人,都適合吃包子。
帶餡食物是中華飲食的特色美食,包子作為其代表,可以說無所不包。菜、肉、蛋、蝦、豆制品及木耳、粉條、蔥等各種食材都可以搭配著做餡兒,最符合營養學上倡導的多樣、平衡的原則。再用最健康的烹調方式——蒸制而成,是當之無愧的“最佳主食”之一
那么,蒸包子有什么竅門呢?
教你蒸包子的竅門
用牛奶和面。用牛奶和面其實比用清水和面效果要好,面皮會更有彈性,而且營養更勝一籌。
面里加點油。尤其是包肉包子的時候,最好在和面的時候,加一點油進來,這樣,就會避免蒸制的過程中,油水浸出,讓面皮部分發死、甚至整個面皮皺皺巴巴、賣相不佳的情況。其實最好是加豬油,可是為了健康,我們改用了植物油。
軟硬有說法。包子的面,軟硬程度可以根據餡料的不同進行調整。如果餡料比較干,皮子可以和軟一些,吃起來口感會很喧軟。如果餡料是易出水的,那就和得略硬一些,包好后,讓它多醒發一會就好了。
厚薄講分寸。包子的皮,跟餃子皮不一樣的是,不需要搟成特別薄,否則薄薄的一小層,面醒發的再好,也不會有喧軟的口感,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用冷水面或燙面算了。當然也別太厚了,要是吃一口是面,吃第二口還是面,那就真成饅頭了。適當,就好了。
搟皮有講究。包子的皮,跟餃子皮一樣的是,要搟勻了,中間略厚,周邊略薄。
用勁要均勻。包包子的時候,用勁要勻,盡量讓包子周邊的面皮都厚薄均勻,不要因為面的彈性好就使勁拉著捏褶,這樣會讓包子皮此厚彼薄,油會把薄的那邊浸透而影響包子賣相。更不要把包子頂部捏出一個大面疙瘩來,這就太影響口感了。
快速發酵有竅門。酵母和面,不需要加堿或者小蘇打,如果時間比較緊張,或者天氣比較寒冷,不妨多加一些酵母,可以起到快速發酵的效果,相信我,不會發酸的,至少我們用的安琪酵母從來沒有出現過酸酸的口感。
二次醒發不能落。一定要有二次醒發的過程,而且一定要醒好了再上屜,醒發好的包子,掂在手里會有輕盈的感覺,而不是實落落的一團。
如果,沒有時間等它二次醒發好,非要急著上屜的話,那一定要開小火,留出一個讓面皮慢慢升溫,二次醒發的時間,等上汽了,再改成旺火。
蒸包子的最佳時間
一般家里制作包子,包子生坯包好后就要上籠蒸了,在此要掌握好蒸包子要多長時間。生坯逐個放入籠屜中后,每個包子之間要留有約2指寬的空隙。籠屜放入鍋中,鍋底加適量清水,加蓋用旺火蒸約10-15分鐘即熟。
想要包子更加美味,別忘了以上竅門哦。
(責任編輯:林銀珍 )
很多猴急的吃貨們,一看到包子蒸好了,就馬上去揭蓋子,迫不及待想要先拿出幾個嘗嘗先。那么包子蒸好后可以馬上揭蓋嗎?詳細>>
無論是匆忙的上班族,亦或是閑暇的老人,很多都喜歡買幾個包子作為早餐,但關于包子安全的新聞卻是時有發生,讓人不免感到擔憂。近日,武漢一老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