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我們的一日三餐多種多樣,最為常見的就是蔬菜、主食、水果、湯等,對于一般人來說,進食順序也非常重要,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控制好進餐順序,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做好控糖工作。
容易提升血糖的進餐順序
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先動筷子吃飯(主食),然后,配一些肉、魚,很多人就這樣把一碗飯吃完了,最后覺得自己沒吃到蔬菜,有罪惡感,所以就隨便夾幾口吃一下,之后再喝湯及吃水果。
這樣的進餐順序比較容易使人發(fā)胖,因為先吃大量的精致的米食,一方面很容易導致總熱量超標,另一方面這些精致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并刺激體內(nèi)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分泌以后,很容易讓體內(nèi)的脂肪堆積。
正確的進餐順序有助控糖
糖尿病是一個和吃密切相關的疾病。專家對糖尿病患者用餐順序的建議是,先進食占每頓食量一半的蔬菜、蘑菇、海藻等菜肴,然后進食肉、魚、大豆、乳制品等含蛋白質(zhì)的菜肴,最后進食米飯、面包、面條和芋薯類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水果。研究者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組中,如果是先從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開始吃飯,就餐過后兩小時,其血糖值平均達10.8mmol/L;若先吃點蔬菜再吃米飯,這一數(shù)值則是8.9mmol/L。后者的血糖值明顯降低,且變動幅度也減小了很多。在健康人對照組中,研究小組也發(fā)現(xiàn)先吃蔬菜或先吃飯對血糖值的類似影響。
從膳食攝入吸收的角度,營養(yǎng)學者都認為,以蔬菜→主食→肉類→湯的進食順序,確實對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幫助。
一日三餐的總量該如何控制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每日至少要吃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可按照1:2:2或者1:1:1來制定。并且建議加餐,但是要控制總量,加餐不加量,這樣可較好地控制血糖。另外,吃飯最好七分飽,不能暴飲暴食。
1、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對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沒有節(jié)制,也不能過于嚴苛,碳水化合物是健康飲食的基礎,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般也含有其他的重要營養(yǎng),如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因此不該拒絕。
對于糖尿病人來說米飯、面食、粗糧都可以吃,建議粗細糧搭配食用。
不過,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濃度影響也最大,因此糖友需要記錄下攝入的數(shù)量和時間,并選擇營養(yǎng)最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2、脂肪
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中由脂肪所提供的熱量不能超過全天飲食總熱量的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要超過全天飲食總熱量的10%。
減少食用:飽和脂肪酸,包括畜肉類、奶類及其制品、椰子油、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棕櫚油、可可油等食品。
適當食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豆類及其制品、蘑菇、香菇、堅果、葵花籽油、豆油、玉米、禽肉類、蛋類及其制品等。
3、鹽
因為偏咸的食物會增強食欲,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所以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限制在6克以內(nèi)。
4、水果
糖尿病患者并非絕對不能吃水果,在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如果要進食水果,就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以上是糖尿病的一日三餐進餐順序和控制量,您記住了嗎?
(責任編輯:潘瑋璐 )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zhì)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得了糖尿病,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邁開腿。很多糖友都喜歡通過運動降糖,可是有時候卻因過度運動,強度太大,造成糖尿病更嚴重。詳細>>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總共大約有1.3億的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率在近幾年中還有上升趨勢。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對血糖的控制,其中飲食控糖……詳細>>
高血壓患者很疑惑,高血壓為什么要限血糖?很多高血壓患者都認為,只有患糖尿病合并癥的人才需要控制糖的攝入,只要自己的血糖處于正常水平,怎么……詳細>>
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水果呢?水果一直都被認為是含糖量極高的食物,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友是萬萬不可以吃的,真的是這樣嗎?這可不一定哦,糖尿病人……詳細>>
在市面上有很多食品包裝上都會注明無糖,也許你就會認為這種食物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無糖和不含糖是有區(qū)別的。下面為大家解釋……詳細>>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內(nèi)分泌代謝科
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和垂體-腎上腺疾病、甲狀腺相關性疾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的診療。詳細>>
廣東省中醫(y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wǎng)友疑惑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