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了最新報告: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其實,在眾多的致癌因素中,食物往往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世界衛生組織:非常熱的飲料被列入2A致癌物
這項最新的評估報告發表在15日出版的《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報告指出,在中國、土耳其及南美洲國家的研究發現,這些地區的人們通常習慣飲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風險也隨之提升。
報告稱,23名由IARC組織的國際工作小組成員發現飲用非常熱的飲料很有可能導致人們罹患食道癌。而這里的“非常熱”是指超過65℃的任何飲料。
在此次世衛組織的評估中,非常熱的飲料被列入了2A級(很可能致癌),與之被列入同一類的有高溫油炸食品和高溫油煙等。而去年備受爭議的紅肉也屬于這一歸類中。
科普:致癌物分4個等級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范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
1965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開始了確定致癌物的工作,并于每年發布更新致癌因素的信息,最終,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
1級
煙草、酒精飲料、黃曲霉素、檳榔、中式咸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黃曲霉素主要存在于霉變的堅果、大米和玉米等,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儲存得當。
2級
丙烯酰胺、鉛、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質。生活中如果經常采用高溫油炸、高溫油煙烹制食物,接觸到丙烯酰胺的機會就比較大,應盡量避免。
3級
蘇丹紅色素、膽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這類物質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
4級
致癌物中還有第4級,指相關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食物中屬于此類的物質較少。
5種常見的致癌食物
1、咸魚
咸魚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一個人如果從出生到10歲經常食用咸魚,將來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食用咸魚的人大30-40倍。魚露、蝦醬、咸蛋、咸菜、臘腸、火腿、熏豬肉同樣含有較多的亞硝酸胺類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2、燒烤食物
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燒豬肉等。因含有強致癌物3,4-苯并芘,不宜多食。
3、熏制食品
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干等亦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
煎炸過焦后,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豆燒焦后,苯并芘含量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一種致癌分解物。
5、霉變食物
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變,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各種致癌毒素。
(責任編輯:潘瑋璐 )
90%的癌癥和飲食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食物會直接引起癌癥的發生,刺激癌細胞的生長,比如熏制或腌制的食物,但是吸煙以及……詳細>>
近年來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除了與環境污染等外部因素有關,也與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很多癌癥都是吃……詳細>>
近日,某知名品牌的餅干被爆出含有致癌物,一時間關于食品安全的話題又被推向風口浪尖。詳細>>
近日,一項刊登于《美國臨床營養雜志》的研究發現,某些食品可能致癌的說法多半經不起推敲,大部分所謂的“不健康”食品其實很少或者不會增加致癌……詳細>>
食物很少會讓我們瞬間患上疾病,但日積月累的飲食習慣、長期食用某些食物,確實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比如有些食物可能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