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你知道嗎?飲食習慣看似不重要,卻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極為重要。今天,就來教教大家要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避免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
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飯前喝湯。我國人民用餐習慣多是先吃飯、后喝些菜湯。但從科學衛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更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如果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是比較大的,久而久之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像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細嚼慢咽。細嚼將食物磨碎成小塊后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嚼的動作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也就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定時定量。吃飯有規律,定時定量也是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它能使胃腸道有規律地蠕動和休息,從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腸道的功能保持在較為良好的狀態,一定程度上就能減少胃腸疾病的發生。
少吃多餐。進食如果較少,血液中的糖濃度就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膽固醇的水平就降低,體內脂肪也會減少;但不論吃多少餐,總熱量不應超過一日三餐的總量。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原則
多吃新鮮和有機食品,少吃加工食品、速食品和清涼飲料,因為其中含有較多防腐劑、色素。
在日常飲食中控制鹽分的攝入,過多的鹽會導致閉尿、閉汗,引起體內水分堆積。假如你一向口味偏重,可以試試用芹菜等含有天然咸味的蔬菜替代食鹽。
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以幫助消除體內自由基。
每周吃兩天素食,給腸胃休息的機會。因為過多的油膩或刺激性食物,會在新陳代謝中產生大量毒素,增加腸胃的巨大負擔。
吃東西不要太快,多咀嚼,這樣能分泌較多唾液中和各種毒性物質,引起良性連鎖反應,排出更多毒素。
那么,又有哪些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應該要避免呢?
3個不良飲食習慣需避免
不要做其它事情。做事要專一,吃飯也要專一。早在兩千年前,孔子就告訴我們要“食不言,寢不語”,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做其它事情,也不要想其它事情。現在很多人為了哄孩子吃飯,就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或者自己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玩,這樣的做法都是不對的,吃飯不專一會影響食欲,也會影響到胃部消化液的消化,時間久了會引發胃病。
不要狼吞虎咽,要細嚼慢咽。每個人的吃飯速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吃飯慢,有些人吃飯快,吃飯快的人就是狼吞虎咽,嘴里的食物還沒咽下,下一口就到嘴里了,這樣吃飯食物在我們口腔里的停留時間縮短了很多,會導致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機械加工,不能與唾液充分的混勻,會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同時沒有和唾液充分混勻的食物又加重的胃的負擔,時間就了也會出現腸胃疾病,影響腸胃健康。吃飯不能追求速度,要細嚼慢咽,食物咀嚼的越細,對消化越有益。
不要帶著情緒吃飯。吃飯時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吃飯時如果心情不好,我們的腸胃消化液分泌減少、蠕動會減慢,這樣會出現腹脹甚至腹痛的情況,時間長了會大大增加胃病的發生率,特別是經常一個人悶悶不樂吃飯的,患上胃病的幾率會更大。另外,如果帶著壞情緒吃飯,也會覺得食物沒有味道吧,如果一桌子吃飯時大家都在生氣,這樣的飯你吃的下去嗎。吃飯也要有好心情,心情好,食物都會變得好吃。
以上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要切記哦。
(責任編輯:鄭夢雪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可以讓你的飲食更健康,更安全,還能起到保健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功效。從健康飲食的角度考慮,擁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詳細>>
OL們的不良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例如損傷大腦,損傷腸胃等等,但是什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呢?如何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詳細>>
飲食習慣是否正確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健康,如果不及時的進行糾正就會患病,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哦。在這里,想要為大家盤點的就是最常見的錯誤飲食習慣……詳細>>
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沒喲及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對我們造成危害。在這里,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不良的飲食……詳細>>
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飲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千萬不能忽視。然而,在孩子日常的飲食中總會存在很多的誤區,家長需要特別的注意,應該要避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