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良種是果樹生產的生命線。對定植多年的枇杷實生樹或低劣品種需進行高接換種,一般高接后第二年即可形成新的樹冠,開花結果。這是改良種性,提高產量、品質的有效途徑。
高接換種的時間
一般在氣溫適宜嫁接的春季和秋季進行,以春季高接為多。
接穗的選擇
選用良種結果樹上的健壯枝條,可以是1年生枝也可用多年生枝,但枝條上的芽要飽滿,且無病蟲害。為了嫁接時 便于操作和利于接口的愈合,最好選用比較平直的枝條。
高接方法
1、枝切接 在春季(2~4月份)高接的一般采用此法。 先將要高接的大主枝及中心主干去頭,在切口處用嫁接刀將枝條縱削一刀,削過皮層深達木質部即可。由于枇杷枝條皮層較厚,削皮時不可過輕,否則露不出木質部外邊的形成層 ,接后不能成活。
削皮過深,則又會削下木質部,損傷形成層,而以剛削到木質部為宜,然后挑起皮層,去掉這部分皮 層的2/3,再選用芽眼飽滿的接穗,在芽的同側接穗下段削一個45度角的短斜面,在芽眼對側比較平直的一面削一刀,同樣剛深達木質部,削口長約3~4厘米,剪下此段接穗,插入高接枝條的切口,用1~2厘米寬的塑料薄膜包扎,使兩者貼緊封嚴,同時需將枝條上的切口封住,以免失水干枯,影響成活。
2、枝腹接 一殷在秋季用此法進行高接換種。此法與枝切接的不同點就是枝條不去頭,其他操作法與切接相同。
方法是先將主干上除各層主枝及中心主干以外的過多枝條剪去,嫁接只在各層主枝及中心主干上進行,樹體空間較多時也可以在輔養枝上進行。當主枝較粗較長時可按30~50厘米的距離交錯嫁接,以適當增加嫁接成活后的發枝數目,便于 樹冠恢復。秋季高接未成活者,可在第二年春季用枝切接法進行補接。
高接數量
依樹齡和樹冠結構而定。一般幼齡樹高接15~20個接穗, 壯年樹高接25~30個接穗,成年樹約40個左右接穗。
接后的管理
1、保留去水枝
由于枇杷枝條容易失水干枯,所以不論切接還是腹接,都必須注意保留去水枝。采用枝切接者待枝條上的芽萌發后在接穗對面留一個去水枝,以減少傷流對接口愈合的影響。待接穗萌發的新梢老熟后方可除去去水枝。
2、及時抹除萌芽
接后管理的中心是保護接穗,促其萌發成梢。對接口下部萌發的砧芽要及時抹除,同時除掉去水枝上的新梢和果穗,減少營養損耗。采用腹接的也要抑制頂部生長,待接穗新梢老熟后在接口上方1厘米處斷砧。
3、處理好捆縛的塑料物
嫁接是通過塑料帶捆縛來促進接穗和砧木愈合,在接部上方套塑料袋或鋸口蓋塑料片能保護鋸口切面,防止日曬雨淋,切忌隨便解除。鋸口面較大的切接最好在1年后解縛。當新芽長至米粒大小時,應在塑料袋的上方剪個小缺口以利通氣煉芽(不要解縛換氣),芽梢逐步長大,缺口也應逐漸剪大,使芽梢及時伸出缺口。新梢易被風吹折,應用竹片捆縛防護。
4、保護樹干,處理好去水枝 嫁接鋸去了枝干,樹頭易受烈日暴曬,暴曬嚴重的會引起裂皮,不利于嫁接成活。所以通常要保留些小枝條,一方面作為去水枝,另一方面用于遮蔭。高溫季節要用麥稈捆扎樹干,防止太陽直射裸露的樹干。留有去水枝的可用作遮蔭,也可利用其他樹枝和麥稈遮蔽新梢。對去水枝應逐漸鋸掉,高溫季節過后,去水枝應全部鋸掉。
5、重視肥水管理,雨季開溝排水防漬 春梢老熟后要勤施薄肥,最好開溝施水肥。肥料施在原樹冠滴水線周圍,引發細根,不可維埋在樹頭上;干旱時應及時灌水。
6、及時防治病蟲害
枇杷的主要害蟲是枇杷黃毛蟲、舟形毛蟲、蚜蟲和天牛。對枇杷黃毛蟲、舟形毛蟲,可采用人工捕殺。對蚜蟲可用40%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樹干上有天牛蟲孔的,可用棉花蘸以80%敵敵畏10倍液塞人蟲孔,再用濕泥封堵,毒殺幼蟲。防治葉斑病,在新梢生長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綠得寶400倍液,或石灰倍量式0.5%波爾多液噴霧,每次梢期噴2~3次,間隔lo天左右噴1次。
7、注意整形修剪
無論嫁接幾個接穗,都應以樹干為中心,各層盡量保留3個各間隔12厘米左右、較充實的枝條作為主枝。當主枝長達50厘米左右即可剪頂,到夏秋季就會抽生2個以上分枝,翌年春留2個不同方向的充實枝條作為副主枝,多余的剪掉。在副主枝長達40厘米左右時再剪頂,以促發三級分枝。樹冠未形成之前不要急于投產,投產后也不可掛果太多,否則將引起早衰。通常第一年嫁接,第二年培養樹冠,第三年投產。"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孕婦可以吃枇杷嗎?枇杷是適合在秋初夏末的此時食用的,枇杷要怎么吃最好呢?與此同時,在特殊時期的準媽媽是否可以吃枇杷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詳細>>
春末時節,街市上不知不覺中已經可以看到枇杷了。枇杷與櫻桃、梅子并稱為“果中三友”。其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度,味道鮮美。枇杷很多人都愛吃,……詳細>>
氣溫多變的春天容易使我們患上感冒,枇杷就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預防感冒。除此之外,枇杷還有一些其他的功效和作用是鮮為人知的。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