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jié)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
【應(yīng)用】
一、咳嗽諸證:本品味苦性寒,清香不燥,能潤肺清火,降氣化痰、止咳。
1、肺熱咳嗽:熱邪犯肺,痰氣上逆,而致咳嗽氣促,面紅唇赤,痰黃者,用本品清肺、降氣化痰,常與麥冬、花粉、黃芩、桅子等養(yǎng)陰清熱藥物配伍,如清金散。
2、痰阻咳嗽:痰阻氣滯,咳嗽氣急,胸部脹悶,配降氣消痰、行氣之品如杏仁、紫蘇子、橘紅、枳殼同用,如寬氣飲。
3、肺熱久咳:身如火灸者,配瀉肺通腑、清熱止咳的桑白皮、大黃、紫苑、杏仁同用,如治肺熱久嗽身如灸方。
4、濕熱痰嗽濕熱阻肺、咳嗽、干噦胸痞者,配清熱利濕之淡豆豉、射干、郁金、通草同用,如宣痹湯。
5、陰虛燥咳:熱邪傷肺,肺陰耗傷,見干咳無痰者,配清熱潤肺止咳之石青、麥冬、桑葉、杏仁同用,如清燥救肺湯。
6、肺虛久咳:肺氣虛弱,久咳氣喘,用本品常與阿膠、百合、黃芪、太子參配伍。
二、白喉
疫毒襲肺,發(fā)熱惡寒,嗽如犬吠喉痛發(fā)白者,用本品清腫止咳,常與清熱解毒之銀花、桑葉、薄荷、甘草配伍,如除溫化毒湯。
三、出血證
吐血、衄血:肺胃熱盛而致吐衄、牙宣者,用以清胃火,泄肺熱,可配養(yǎng)陰清熱涼血之生地、天冬、石斛、黃芩同用,如《太平惑民和劑局方》甘露飲;亦可單用,如治衄血不止,即單用焙研末,茶服。
四、嘔吐、呃逆證
本品體輕氣香,味厚性降,能醒脾胃、下逆氣、降濕蝕、化痰涎、廓中州、止吐逆。
1、嘔吐:積熱上沖,食已即吐者,用之清胃止嘔,常與清熱降逆止嘔之山桅、半夏、陳皮同用,如竹茹湯;若熱病濕阻中焦而致嘔吐者,可與淡竹葉、白茅根合用,如枇杷葉飲子。
2、小兒吐乳不定:取枇杷葉3g(拭去毛,微炙黃),母丁香3g,搗細(xì)羅為散,如吐者,乳頭上涂一字,令兒咂便止。
3、呃逆:中寒氣逆而致噦逆不止,飲食不入者,用此醒脾和胃、下氣降逆,常與溢胃散寒之生姜、陳皮、甘草合用。
此外,亦可用治肺風(fēng)鼻赤酒渣:取批把葉,焙干末之,茶調(diào)下3~6g,1日3次服。
三、臨床新用
1、回乳:枇杷葉5片,牛膝9g,水煎服,有效
2、防治百日咳:取枇杷葉1000g,百部1000g,白茅根1000g,大蒜頭5OOg,絲瓜絡(luò)250g,清水12500ml,藥汁煎至4000ml,每次服1小杯,日服3次有效。
3、治療痊瘡:枇杷葉、桑白皮、黃柏各9g,黃連、甘草、人參各6g,治療青年痊瘡103例水煎服每日1劑,治愈90例,好轉(zhuǎn)8例。總有效率95%,最少服藥5劑,最多35劑。
(責(zé)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guān)鍵詞: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南方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xué)科
擅長:從事呼吸內(nèi)科臨床工作10年,擅長重癥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肺癌等疾病的診療。詳細(xì)>>
廣東省中醫(y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wǎng)友疑惑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jié)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