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紫蘇,又叫蘇子,《說文》載:蘇,桂荏也。從草,穌聲。在農村,很多人家的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經常會看到紫蘇的身影,一年生本草。莖方形,葉兩面或背帶紫色,夏季開紅或淡紅色花,莖、葉、種子皆可入藥,嫩葉古用以調味,種子可榨油……
紫蘇全身都是寶 功效多多
紫蘇主要用于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它全身都是寶。
紫蘇葉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原產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中醫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紫蘇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兼濕滯之癥尤為適宜。
我國民間還用紫蘇作天然防腐劑。用鮮紫蘇葉包魚、肉等易腐食物,將其置于室內通風處,常溫下可保存4~5天還呈新鮮狀。在古代,常把蘇葉當茶制成飲料,長期服用。蘇葉茶可以解毒健胃,宋仁宗時曾被翰林醫官院定為“湯飲第一”。
紫蘇梗
紫蘇梗,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理氣寬中、安胎的功效。胃脘脹悶、不思飲食,可將紫蘇梗與陳皮、茯苓、雞內金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胎動不安,或是妊娠嘔吐,可在醫生指導下將紫蘇梗與紫蘇葉、陳皮等藥材一起調配藥膳食用。
紫蘇子
紫蘇子中的α-亞油酸能顯著降低血中較高的甘油三脂含量,可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離基,從而抑制血栓疾病的發生,具有抗血栓的效果。另外,α-亞油酸在人體內主要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形式存在,它是大腦神經系統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常食紫蘇子,對提高記憶和視覺具有良好的作用。
推薦三款紫蘇食譜
紫蘇有這么多好處,應該怎么吃比較好?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道關于紫蘇的食譜,大家不妨試試看!
紫蘇葉拌黃瓜
材料:黃瓜500克、紫蘇葉100克(紅、綠皆可)、精鹽、味精、香油、白醋、白糖。
做法:
1、先將紫蘇葉洗凈,加鹽殺一下,并切碎。
2、黃瓜洗凈、去皮、切絲,放入小盆中,撒上精鹽、味精、白醋和適量白糖拌勻、
3、再把切好的紫蘇葉撒在黃瓜絲上,淋上香油拌勻,裝盤上桌,即可食用。
味道清香爽口,風味獨特。
鮮紫蘇葉滾魚頭
材料:紫蘇葉15克、大魚頭1個、生姜3片、生蔥少許。
做法:
1、紫蘇葉洗凈切碎。
2、魚頭開邊去鰓、洗凈、以鹽拌腌,并拍上干生粉。
3、起油下姜,下魚頭稍煎,并加入少許紹酒。
4、之后再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待水煮沸至剛熟,放入紫蘇葉、蔥稍滾,再放少許鹽便可起鍋食用。
紫蘇煎雞蛋
材料:雞蛋、紫蘇葉、輔料、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紫蘇切細絲。
2、雞蛋打入碗中,加入紫蘇。
3、放入鹽,加入少許黃酒,加了黃酒即能去腥又可以讓雞蛋更松軟,而且凝固的時間縮短。
4、可以在鍋里用刷子刷上一點點的油,倒入紫蘇蛋液。
5、小火煎到蛋液凝固即可。
紫蘇雖然全身都是寶,但是氣虛、陰虛的朋友就一定要慎服紫蘇。
(責任編輯:詹遠 )
說到紫蘇葉,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講,都不陌生。雖然有很多人都說吃紫蘇葉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個好法,也不知道如何吃才好。那么我們就需要對紫蘇葉進……詳細>>
紫蘇是中國的傳統中藥,其性辛、溫,歸肺、脾二經。可發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脾胃氣滯及進食魚蟹導致的腹痛、腹瀉……詳細>>
在眾多品種的茄瓜中,有一種叫“鹽步觀音手指”的茄瓜,又叫“鹽步秋茄”,產于南海鹽步鎮。它嫩滑清甜,有益肝明目、健脾養胃之功,以鮮紫蘇葉和……詳細>>
該粥方適用于便秘等疾病的治療或預防。此方選自《丹溪心法》,作者朱震亨(1281~1358),字彥修,婺州義烏(含屬浙江)人,因家居義烏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