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藥食兩用的常用藥材之一,人民常常以薏米治療風濕痹痛、下氣除濕、清熱解暑等。那么,吃薏米能祛除體內濕氣嗎?薏米怎么吃能祛除體內濕氣?
薏苡仁藥用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認為薏苡仁擅長治療風濕痹痛,能夠下氣除濕,長期服用還可以輕身益氣。中醫認為,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
薏苡仁淡滲甘補,既能利水消腫,又能健脾補中,最宜用于脾虛的腹瀉、水腫、腳氣浮腫等病證,可以單用熬粥、煮飯,也可以與黨參、白術、黃芪、茯苓等藥物一同配合制作藥膳食用,比如薏苡仁茯苓粥、薏苡仁參苓瘦肉湯等。同時,薏苡仁藥性偏涼,能清熱利濕,是夏季暑濕的食療佳品,可以配合冬瓜、陳皮、荷葉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如薏苡仁冬瓜湯等。薏苡仁能清肺熱及大腸熱,對于咳嗽伴有黃痰、膿痰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仁與冬瓜、杏仁等搭配食用;若腹瀉伴有肛門灼熱、腹痛、心煩、口渴等癥狀,可以將薏苡仁與扁豆、木棉花、車前草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
此外,薏苡仁還具有舒筋脈、除痹痛的功效,是治療關節炎的常用藥物及食療佳品,可以單用,也可與蒼術、木瓜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如薏仁木瓜飲等。
值得注意的是,脾虛腹瀉的人群可把薏苡仁先炒熟后再食用,其效果更佳。由于薏苡仁擅長利濕,因此,熱病后津液耗損,或者平素陰虛、陰虛火旺的人群慎用。
食療方:
1、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15克,粳米50克,二者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腹瀉、脾虛水腫、關節疼痛以及夏季保健。
2、薏苡仁冬瓜豬肉湯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陳皮5克,冬瓜500克,豬肉400克,生姜適量。豬肉洗凈切塊、焯去血水備用。薏苡仁、扁豆、陳皮洗凈,冬瓜洗凈切塊,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于夏季暑濕的保健。
3、薏米銀耳羹
材料:薏米150克,蓮子25克,干銀耳50克,蜂蜜適量。
做法:
1、薏米用溫水浸泡,蓮子、銀耳放入涼水中發透。
2、鍋內加水,放入薏米、蓮子煮至熟爛,再放入銀耳煮20分鐘。
3、出鍋后加蜂蜜調味。
4、薏苡仁赤豆鯽魚湯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陳皮5克,生姜3片,鯽魚1條。鯽魚去鱗及腸肚,洗凈,入油鍋煎熟備用。薏苡仁、赤小豆、陳皮、生姜洗凈,與鯽魚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1.5小時,加入適量料酒,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消腫的功效。適用于脾虛水腫、腳氣浮腫的人群食用。
5、薏苡仁車前草飲
材料:薏苡仁10克,車前草15克。上2味洗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鐘,去渣留汁,當茶飲用。
功效:適用于夏季濕熱腹瀉、泌尿系感染等人群食用。
溫馨提醒: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在做薏米的時候,喜歡同時在放些大米,這個做法是十分錯誤的,會影響薏米發揮除濕氣功效,千萬要注意了。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薏苡仁能清肺熱及大腸熱,對于咳嗽伴有黃痰、膿痰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仁與冬瓜、杏仁等搭配食用;若腹瀉伴有肛門灼熱、腹痛、心煩、口渴等癥狀,……詳細>>
中醫認為,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夏季氣溫炎熱容易汗流浹背而流失鉀元素(缺少容易疲勞),而且夏季暑濕重也容易導致脾虛而疲勞感加劇。中醫認為紅豆……詳細>>
因為薏米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制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詳細>>
如果人們接觸的寒涼食物多了,醫生會建議在做菜時稍微搭配一點辣椒,以平衡寒熱。于是有很多體內有濕邪的人就認為多吃辣椒能除濕氣,那么吃辣椒真……詳細>>
祛濕雖不是什么大事,但也是對身體健康很好的,選擇正確的方法,吃對有效的食物,就可輕松祛濕。春暖乍寒,地濕之氣漸升,從養生來說,調理脾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