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為什么人到中年后就容易發胖呢?甚至出現肥胖癥的情況呢?這和我們的日常飲食是有一定關系的,所以想要控制體重就要從飲食方面做起才行。在這里,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肥胖癥要怎么吃吧。
為什么人到中年易發胖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瘦體組織減少,導致人的基礎代謝水平越來越低。有資料表明,人的基礎代謝在25歲左右走下坡路。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人到了40歲時要減少5%左右的熱量攝取,到了50歲時再減少5%左右的熱量攝取,到60歲時,人的基礎代謝已大幅度下降,那么熱量的攝入再減少10%。也就是說,人60歲后的熱量攝入應該比40歲時減少20%以上。否則中老年人攝入熱量過多卻又消耗不了,那么肯定會使人肥胖起來。
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攝入量大于消耗量,那么從減少攝入和增加消耗兩個方面相比較,則用節食方法更為直接、有效,同時省事、節約。我國古人曾有這樣的說法:“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元氣勝谷氣,其人瘦而壽。”這段話的意思是肥胖者必須通過節制與削 減主食(谷氣指稻谷、大米)來加強元氣(臟腑之精氣),才有希望達到減肥及延年益壽的目的。關于節食問題,我國古代已有許多精辟的論述,如“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等。
那么,肥胖癥吃些什么是有好處的呢?
肥胖癥的飲食建議
控制主食,限制純糖和甜食。如原來食量較大,主食可采用遞減法,一日三餐減去50克。逐步將主食控制在每日250~300克左右。細嚼慢咽,養成七八分飽的習慣。對含淀粉過多和極甜的食物,如甜薯、馬鈴薯、藕粉、杏仁茶、果醬、蜂蜜、糖果、蜜餞、麥乳精、果汁等,應盡量少用或不用。主食最好粗細雜糧混用。
飲食以低熱量食物為主。針對肥胖的營養治療,要以低熱量飲食為原則。應多食卷心菜、菜花、蘿卜、菠菜、黃瓜、生菜、胡蘿卜、芹菜、南瓜、洋蔥、藻類。蘋果、葡萄柚、草莓、甜瓜、西瓜是很好的食物。應限食香蕉、櫻桃、玉米、紅薯、玉米粥、菠蘿、無花果、葡萄、綠豆、梨、山芋和白米等。
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多用新鮮蔬菜水果,多食用藻類,以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的供給量,這樣對增加飽腹感、維持正常代謝、降低血脂、防止合并癥都有好處。
老年肥胖患者不論有無糖尿病或高血壓都要限制飲酒,并控制鹽的攝入量。如合并高血壓,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于3-6克。
最后,再來看看肥胖癥不能吃的是什么吧。
肥胖癥的飲食禁忌
忌啤酒。啤酒號稱“液體面包”,每瓶啤酒(750毫升)能產生活050~2092千焦耳的熱量。啤酒中的啤酒花、鮮酵母以及適量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促進食欲,營養豐富再加上大量飲用,很容易發胖。
忌肥肉。肥肉中含有大量的動物性脂肪,長期大量食用肥肉,極易引起人體脂肪過剩蓄積,加重肥胖。
忌油脂。花生油熱量高,脂肪量大,不宜過量食用,否則容易發胖。色拉油食用過多還會對心腦血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容易導致發胖。動物油脂熱量高、膽固醇高,故老年人、肥胖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可食用過量。
忌龍眼肉。龍眼肉一方面屬于高糖、高熱量食品,其中所含葡萄糖量高達25%;另方面,龍眼肉甘溫滋膩,易生痰助濕,肥胖癥患者食之弊多利少。
肥胖癥如果過于嚴重就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責任編輯:詹遠 )
肥胖癥真的什么都不能吃嗎?過量的飲食就會引起肥胖癥的出現,所以只要節食少吃就能夠防治肥胖癥,很多人都會這樣認為,這種認為是不正確的哦。今……詳細>>
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有些人覺得肥胖其實就是一個普遍現象,不過就是吃東西吃得多了一點,或者是由于一些遺傳因素所帶來的胖胖的感覺而已,但其實……詳細>>
肥胖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疾病,臨床上可將肥胖癥分為單純性肥胖癥和繼發性肥胖癥。肥胖癥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特征就是身材外形矮胖、臉部上……詳細>>
小兒肥胖癥除了環境、遺傳、生長發育、疾病等原因外,絕大多數與進食過多有關,很多患兒喜歡吃甜食及油膩的肉類食物。這樣的飲食易造成能量過剩、……詳細>>
在春節期間,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美酒佳肴相伴,何況佳節難得,很多人也就因此放縱自己胡吃海喝,但一不小心就吃出了肥胖癥。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尚可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