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夏天,冰涼的啤酒加上美味的海鮮,對于很多人而言格外具有吸引力。在海濱城市,這幾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過,你也許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吃海鮮不能就啤酒,否則就會痛風。
這種說法有許多現實事例的佐證:經常有人吃完海鮮喝完啤酒,于是痛風發作。當送去醫院就診,醫生往往會叮囑:海鮮中大量含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之后會轉化為尿酸,尿酸過多會導致痛風,所以一定要少吃海鮮,尤其不要邊吃海鮮邊喝啤酒。于是,這條飲食搭配禁忌幾乎人人皆知。
跟其他傳說的飲食搭配禁忌不同,不能說這種說法是錯的,只是它并非問題的全貌。嘌呤確實會代謝成尿酸,尿酸的累積確實會導致痛風,海鮮中也確實含有相當多的嘌呤。不過,嘌呤在食物中廣泛存在,并非只存在于海鮮中。一般而言,海鮮及肉類中含有比較多的嘌呤,動物內臟含量更高。一些植物性食物,比如豆制品中也含有嘌呤。對痛風病人而言,吃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都可能引發癥狀。
吃海鮮不能喝啤酒的原因,最常見的解釋是說啤酒中含有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導致嘌呤轉化為尿酸。這種說法全無道理。雖然啤酒生產中使用的酵母里含有大量維生素B1,但酵母用量很小。所以啤酒中的維生素B1含量非常低,完全可以忽略。而且維生素B1的吸收,還會受到酒精的抑制。同時,嘌呤轉化為尿酸是正常的代謝,并不是不吃維生素B1就能夠避免的。
另一種解釋是說,啤酒中的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會跟尿酸競爭排出途徑,影響了尿酸的排泄。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不過,不僅僅是啤酒和海鮮,吃了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再喝酒,理論上都會導致這樣的后果。酒精本來就是增加痛風風險的重要因素,跟吃不吃海鮮沒有什么關系。
對痛風病人來說,喝酒吃海鮮,都可能加劇癥狀。200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者對幾萬人進行了長達12 年的追蹤,在此期間發現了幾百個痛風病例。研究者把這幾萬人按照日常飲食中肉或者海鮮的量平均分成五組。對比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現,吃肉或者海鮮最多的那一組人,比吃得最少的那一組人,痛風發生率大概高50%。對于健康者而言,考慮到痛風的發生率本來也不算高,吃肉或者海鮮對痛風的影響,大致跟紅肉對某些癌癥風險的影響相當———飲酒的影響也與此類似。
那么,吃海鮮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呢?對于本來有痛風癥狀的人,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是應該避免的,海鮮只是其中一類;任何酒精飲料更應該避免,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對健康者來說,這就完全取決于你在口腹之欲與健康之間的權衡了:如果要絕對安全,那么比海鮮嘌呤含量高的動物內臟,以及含量與海鮮差不多的各種肉,都不應該吃;而喝酒,本來就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跟吃不吃海鮮無關———在增加痛風的風險之外,它還有許多其他的不良影響。吃海鮮喝啤酒,確實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不過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這一風險并不見得更大。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冰涼的啤酒配著美味的海鮮,吸引了許多人。在沿海城市,它幾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過,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吃海鮮不能喝啤酒,否則就會痛風。……詳細>>
專家日前提醒市民,吃海鮮是有講究的,飲食不當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詳細>>
各種各樣的海鮮營養高,味道鮮甜,在平時擼串聚餐上都少不了海鮮,而在吃海鮮時大多數人會搭配一些其他食物或者飲料,卻不知海鮮在跟其他食物搭配……詳細>>
對于海產品不少人都存在鐘愛之情,并且喜歡搭配其他的美食一起享受,雖然大多數食物之間不存在營養成分沖突,但也不可忽略,其中就不能與一些食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