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年夏季最后一個月和秋季第一個月,稱為長夏,其特點是溫度上升到全年最高,濕度也達到全年飽和狀態。此時,人體以脾當令,而脾在運化水濕中恰恰易受到濕邪侵犯致病。所以,養生要順應長夏季節與人體特點,吃些健脾利水的食物。其中,鯽魚冬瓜湯就是不錯的選擇。
具體做法是:冬瓜250克,去皮及籽,洗凈切塊;去鱗和內臟的鯽魚1條。將鯽魚放入熱油鍋煸后,加水、冬瓜及調料,煮至魚熟瓜爛即可。其中,鯽魚健脾利濕、消腫利水;冬瓜清胃熱、祛濕解暑。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立秋與處暑過后的天氣,廣東民間謂之爭秋奪暑之時,而中醫謂之長夏,可以理解為夏日的繼續。中醫在養生上說長夏,并認為長夏主濕,脾主長夏,即長……詳細>>
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主治脾虛泄瀉,致成水腫;風濕筋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中醫謂長夏養脾,在這段時期內宜多……詳細>>
民間有“魚生火”的說法,但鯽魚是個例外,據《本草綱目》記載“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中醫認為,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詳細>>
大暑過后,廣州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在這種天氣中,精明的師奶們就會拿出解暑“利器”——冬瓜。最常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做成冬瓜湯。切片,冷水燒……詳細>>
佘自強,200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信使”得主,廣東省中醫院資深藥師,廣東省中醫學會藥膳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