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似乎只有跑步、打球才算是運動,其實并不需要專門找出時間來運動,生活當中很多零碎的時間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也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而體育鍛煉和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兩大基石,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有降血糖、降血脂和血壓、提高藥物療效等六大好處。那么,糖尿病人適合做的運動有哪些呢?
適合糖尿病病友的運動
體育運動有“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分。“有氧”和“無氧”是根據體內氧代謝狀況,其區別標志是每分鐘的心臟跳動次數和呼吸的頻率。糖尿病病友在運動時應采用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強度小,節奏慢,運動后心臟跳動不過快,呼吸平緩的一般運動。如散步、太極拳、自編體操等。有氧運動可增加心、腦血液的氧供應,增強大腦的活動量,對缺血性心臟病十分有利。運動后可使人精力充沛、自我感覺良好。此外,足夠的氧供應還可促使脂肪代謝,有利于消耗體內堆積的剩余脂肪。所以,有氧運動對糖尿病患者很合適,尤其是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有氧運動宜循序漸進,可從散步開始,逐步過渡到自編操等。屬于有氧運動的活動有:騎自行車、慢跑、跳繩、跑步、爬樓梯、游泳、步行、跳舞、做健美操等。
飲食療法作為糖尿病的基本治療已為眾多糖尿病友所接受,但很多病友在認識觀念和具體操作中依然存在著種種誤區,并在很大程度上對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那么,糖尿病病友們的飲食都有哪些誤區呢?
糖尿病飲食誤區一:水果含糖多,絕對不能吃
臨床實例:李大媽喜愛吃甜,尤其是各種時令水果,更是她的最愛。不過,自從查出糖尿病之后,李大媽對一切水果都“敬而遠之”,再也不敢問津。
醫生點評: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這些對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水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此外還有少量葡萄糖及蔗糖,而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與,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以少量進食水果,大可不必一概排斥。
各種水果的糖分是有區別的,西瓜含糖最低約為4%,棗、甘蔗、山楂較高約為20%,在嚴格限制總熱量的前提下,適當進食一些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如草莓、櫻桃、西瓜等)是允許的。但要放在兩餐之間或睡前吃,并將水果的熱量計算在總熱量之內,并從主食中扣除這部分熱量,譬如吃200克桔子或蘋果就要少吃25克主食。當然,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時暫不宜進食水果,此時可將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當作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后再作選擇。
糖尿病飲食誤區二: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臨床實例:王大伯是一位老糖尿病友。不久前,在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上聽說膳食纖維具有降糖、降脂、通便等多重功效,而粗糧里富含膳食纖維。王大伯照葫蘆畫瓢,從此以后就只吃粗糧,一點細糧也不吃。
醫生點評:多吃點粗糧的確對糖尿病有益,但不必矯枉過正,一點細糧也不吃。事實上,就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言,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等主食相差無幾,大體在75%~80%之間。但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攝入同等量的粗糧和細糧,餐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差異。如進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血糖;而食用同等量的面粉,則90%轉化為血糖,即兩者的“血糖生成指數”不同。此外,粗加工的面粉含糖量低(約60%),其“血糖指數”也低。目前,市場上的“糖尿病食品”很多是由這類面粉制成的。基于上述原因,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糧代替細糧。而通常情況下,盡量采取粗、細糧搭配。但無論粗糧、細糧,均應依糖尿病飲食處方而定,粗糧也不能無限制地多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吃太多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有可能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對身體不利。所以,無論吃什么,都應該適度、平衡,選擇主食也要粗細搭配。
糖尿病飲食誤區三:“無糖”食品多吃無妨
臨床實例:趙女士平日嗜糖如命,各種小甜點、冰激凌啊,幾乎天天不斷。自從患上糖尿病之后,醫生建議她不宜再吃此類甜食,這讓她簡直難以忍受。后來,趙女士在超市中偶然發現有無糖糕點出售,這不禁讓她大喜過望,每次逛超市,都要大包小包地采購一大批,然后回到家里毫無顧忌地猛吃一通,用她的話講“反正是無糖的,多吃點也不要緊”。不過沒多久,她的血糖水平又回到了從前。
醫生點評:有些患者錯誤地認為,市場上銷售的“無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隨便吃,不需要控制。其實,所謂的“無糖食品”只不過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則是加入了甜味劑(如木糖醇),這些甜味劑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熱量。但是,“無糖食品”畢竟都是淀粉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多了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可被“無糖”二字所迷惑,不加節制地大量食用。需要說明的是,無糖食品沒有確切降糖療效,不能本末倒置放棄降糖藥物治療而用它來代替。
糖尿病飲食誤區四: 該喝不喝,過度限水
臨床實例:春節以后,彭先生不明原因出現口渴、多飲、多尿,每天夜里因小便要起好幾次床,后經醫院檢查確診是2型糖尿病。現在,他除了正常服藥和控制飲食以外,甚至連水也不敢多喝一口,在他看來,多尿等糖尿病癥狀與喝水多有很大關系,少喝水可以減少小便次數及尿量,因此,他平時即使再渴也不肯多喝一口水,直到有一天,彭先生因為“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住進了醫院,才明白這都是過度限水惹的禍。
醫生點評:彭先生的這種做法顯然不妥。糖尿病人多尿是因為大量的葡萄糖從尿中排出,發生了滲透性利尿的結果。而口渴、多飲正是人體對高血糖及體內缺水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如果糖尿病人嚴重失水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將會進一步加重高血糖及體內高滲狀態,造成機體內環境紊亂,嚴重者會發生高血糖非酮癥昏迷而危及生命。故糖尿病患者只要沒有心、腎性疾患,就不要盲目限制飲水,每天進水量至少應達到1500~2000亳升。越是小便量越多,越是需要多補充水分,盲目限水會導致體脫水、電解質紊亂、血黏度及血糖增高。
糖尿病飲食誤區五:主食少吃,副食不限
臨床實例:張阿姨自從查出糖尿病以后,每頓飯主食比過去吃得確實少多了,但雞、鴨、肉、蛋等副食品的攝入量卻明顯增加,而且平時每當肚子餓了,就用堅果類零食來充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張阿姨發現自己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她有些納悶,自己吃得并不多呀?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醫生點評:糖尿病飲食療法的首要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這表明不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樣也需要控制,不能因為副食含糖少,就隨意多吃。
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但副食(雞、鴨、魚、肉、蛋、各種堅果等等)所含的熱量同樣不可忽視。1克碳水化合物產4千卡熱量,1克蛋白質也產4千卡熱量,而1克脂肪要產9千卡熱量。副食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進入人體后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糖異生作用”轉變成葡萄糖,因此,如果副食吃得太多,同樣也會升高血糖,不僅如此,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還會導致肥胖,使血脂升高,加速動脈硬化,引起心腦血管并發癥。
有些糖尿病友經常花生、瓜子不離口,認為這樣可以減輕饑餓感。殊不知,堅果屬于高脂肪、高熱量食物,100克堅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所含的熱量相當于200克主食,30粒花生米(約12克)所含的熱量相當于—湯匙植物油(10克)或者25克面粉或大米。因此,堅果類的零食不能隨便吃。
張阿姨盡管主食吃得很少,但血糖總控制不好,就是因為副食和堅果類零食吃得太多。
糖尿病人除有計劃地安排每日的熱卡、三大營養素攝入外,還應注意主餐外的飲食。
水果
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可溶性纖維(果膠)。果膠能降低葡萄糖吸收的速率和減少脂肪的吸收,故有降脂、降糖的作用。但由于水果含糖量比蔬菜高,例如西瓜含糖為4.2%;桃子、梨、批把約8%~1O%;蘋果、甜橙、柑桔約11%~13%;香蕉、柿子、荔枝約14%~16%;棗、甘蔗、紅果約20%。水果的主要糖份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單、雙糖,吸收快,易使血糖升高。
飲酒
酒除提供熱量外,無任何營養價值,每克乙醇產生29.3kJ(7heal)熱能。
過量飲酒抑制食欲,加重營養缺乏。長期飲酒可能損害肝臟、胰腺、生殖系統、血管,升高血三酰甘油。糖尿病病人飲酒除以上不良影響外,還打亂和干擾了飲食計劃,抑制糖異生作用,使那些正注射胰島素或服用優降糖等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誘發低血糖,也可能誘發酮癥酸中毒。所以糖尿病原則上不要飲酒。但適量的酒可以增進食欲、消除疲勞。
如果飲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血糖控制良好,無其它重要臟器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發癥;不注射胰島素和口服磺脲類降糖藥;肝功正常;
飲酒時要進餐,避免發生低血糖;飲酒量:葡萄酒每次不超過1O0~15Oml;啤酒不超過350ml,不飲白酒上述酒量約相當于主食25g,應從飲食計劃中減去,每周飲酒不超2次。
(責任編輯:詹遠 )
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嗎?在民間,有糖尿病人不能喝粥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其實,糖尿病人是可以喝粥的哦。并且選對粥品還具有控制病情的作用……詳細>>
糖尿病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糖尿病具體的發病因素以及治療的方法卻不了解,很多人誤認為糖尿病是因為大量吃糖導……詳細>>
糖尿病人的飲食需要特別注意控制,如果飲食安排不合理就會導致血糖升高。同時,對于糖尿病的日常飲食往往有很多常見的誤區存在。接下來,就和小編……詳細>>
大家都知道,運動是降糖的“良方”,但是在運動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下這2點是多數糖友普遍存在的,一定不能犯喔!詳細>>
茶的好處不勝枚舉,適量飲茶能利尿解毒,能提精神、去疲勞、助消化,能防治腸道疾病,茶能防齲齒、除口臭、防暑降溫、解渴生津,茶還能明目、減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