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猴頭菇也是食用菌的一種,猴頭菇因外形像猴頭而得此名。猴頭菇口感鮮美,肉質鮮嫩,又有“葷中素”之稱,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可見其營養價值也不一般。也由此可知,我們日常生活這道菜并不常吃,多數網友還是對猴頭菇的烹飪方法有疑問的,猴頭菇要怎么吃呢?還有,吃猴頭菇有什么好處呢?猴頭菇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具體的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猴頭菌多糖可提高機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可促進溶血素生成,增加體液免疫的能力,并能促進脾淋巴細胞的增殖。
2、防癌抗癌
猴頭菌能抑制黃曲霉素對大鼠的致肝癌作用;多糖對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有明顯的激活作用。此外,猴頭菇還能抑制癌細胞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摻入。
3、延緩衰老
多糖能顯著增加果蠅飛翔能力,增加小鼠腦和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從而提示,猴頭菌有效成分對人體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
4、抗潰瘍,降血糖
猴頭菇具有抗潰瘍功能,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促進潰瘍愈合;其多糖能降低小鼠正常血糖和四氧嘧啶所致血糖高小鼠的血糖水平。
5、可治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等
近年來,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證明它具有抗癌作用。在上海試用166例胃癌、賁門癌、食道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留,達69.3%,顯效15%。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227例,好轉達86.6%,顯效26.8%。經鑒定,癥狀改善,食欲增加,疼痛緩解。對部分腫留還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縮小腫塊和延長生存時間的功效。
如何挑選猴頭菇?
品質上乘的猴頭菇外觀顏色呈金黃色,就像金絲猴的茸毛一樣,茸毛細長齊全,分布均勻厚密,有時也會有黃中帶白的色澤,因為猴頭菇的菌絲呈白色;水分不得過13.0%,選擇個頭均勻、干燥沒有蟲蛀、沒有雜體型完好的猴頭。
購買猴頭菇后,猴頭菇烹飪前應該怎樣處理才能去除苦澀味?
干猴頭菇在泡發前應先將猴頭菇洗凈,然后放在30~40度的溫水中浸泡。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于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猴頭菇最好用淘米水浸泡1-2個小時,可以祛除苦澀味,提高猴頭菇的香味,使泡好的猴頭菇口感更柔軟。
營養專家表示:猴頭菇的最佳做法是煲湯,所以下面推薦3款猴頭菇煲湯做法:
猴頭菇排骨湯
【材料】豬大骨 (450克) 猴頭菇 (3朵) 蓮藕 (250克) 胡蘿卜 (80克) 姜片 (3片) 鹽 (適量)
【詳細做法】
1、先將猴頭菇用洗米水泡發,
2、浸泡過的猴頭菇已經變軟,用手檢查下還有沒有干硬的地方,有的話可以繼續再泡一陣,沒有就把猴頭菇中間的硬芯挖出來;
3、用清水(溫水)反復揉洗猴頭菇,這時會看見水變成黃色,倒掉再用清水重新擠壓搓洗,重復三至四次,直到黃色褪盡;
4、把猴頭菇放入大碗中,入蒸鍋蒸30分鐘以上,以水燒開后計算時間,這樣可以使得猴頭菇不發苦。
5、猴頭菇入鍋蒸時,豬大骨入鍋焯水備用,胡蘿卜去皮切塊;蓮藕去皮切塊,放入加了醋的清水浸泡,防止變色;
6、焯掉血水的豬大骨撈出放入湯鍋中,放入胡蘿卜,放入蓮藕和姜片;
7、把猴子菇連湯一起倒入湯鍋中,大火燒開轉最小火煲90分鐘;
黃芪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2朵、黃芪2片、散養雞1只、蔥1棵、姜片、料酒1湯匙、油菜
【詳細做法】
1、 用淘米水將猴頭菇泡發6個小時。
2、 將泡發好的猴頭菇用溫水反復沖洗干凈,擠干水分。
3、 將散養雞斬成塊,蔥切段、姜切片。
4、 鍋中加水燒開,加入料酒,將雞塊放入焯水至變色撈出用溫水沖凈浮沫。
5、 將猴頭菇放入焯水1分鐘撈出,用溫水洗凈擠干,切成片狀。
6、 砂鍋中加水燒熱,將雞肉、猴頭菇、黃芪、蔥段、姜片放入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煮2個小時。
7、 先撈出雞塊放在碗的底部,再撈出猴頭菌片蓋在上面;
8、 湯中下入油菜心略煮片刻舀入湯盆內即成。
猴頭菇銀耳烏雞湯
【材料】烏雞半只、鮮猴頭菇2朵、鮮銀耳1大朵、枸杞、紅棗、蔥、姜。
【詳細做法】
1、將鮮猴頭菇洗凈,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把猴頭菇中間的硬芯剪掉
將泡過的猴頭菇 捏干撕成小片。
2、烏雞洗凈,切分成小塊后焯水。
3、鮮銀耳洗凈后撕成小片。
4、將烏雞冷水下燉鍋,放入猴頭菇、紅棗、銀耳、蔥、姜片,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燉2個小時,然后放入枸杞煮十分鐘調味即可。
以上就是關于猴頭菇的介紹,適當正確的食用猴頭菇對我們的人體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些試試哈!
(責任編輯:詹遠 )
猴頭菇的營養價值很高,與熊掌、海參、魚翅并稱中國四大名菜。以前只有權貴才可以享有,而現在隨著人工培植已經走入尋常百姓餐桌。詳細>>
中醫認為,猴頭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身體等功效,特別適合腸胃不好和有哮喘的人。猴頭菇有一些苦味,對食用口感也有影響,建議在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