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很多人都知道經常跑步的人對于關節的傷害很大,可是久坐不動對關節傷害更大。國際醫學權威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2017年6月刊指出,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
久坐人群易患膝骨關節炎
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頗感意外?每天坐著刷微信,坐著看電視,坐著吃飯,坐著看報,坐著打牌……這一天下來,似乎感覺身體很放松,但久而久之,關節就會像生了銹的機器軸承一樣僵硬。
專家表示,在中國,膝骨關節炎是常見病之一,總患病率高達15.6%。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在50歲以上人群中,膝骨關節炎患病率正在以10年為單位成倍增長,膝骨關節炎目前全球第二的高致殘率疾病。
膝骨關節炎的4大治療方法
那么應該如何治療膝骨關節炎?可采用的治療措施如下:
1、透明質酸鈉膝關節腔注射
透明質酸為膝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是關節軟骨基質成分之一,起到潤滑關節,減少組織間摩擦的作用;。關節腔內注入后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癥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愈合與再生,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于關節內注射的劑量為25mg/次,每周一次,連用五周,須嚴格無菌操作。但近年來的某些研究結果認為,玻璃酸鈉等粘性物質的臨床療效并不明確,因此不被推薦使用。
2、針灸取穴
根據目前循證醫學的證據表明,針灸對于緩解以疼痛為主訴的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明顯優于按摩、理療等其他方法。但本療法是否具有相關遠期療效及預期轉歸,尚待進一步研究。取穴一般采用:內外膝眼、足三里、三陰交、懸鐘、太溪等辯證穴,每周治療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
3、按摩理療
按摩可明顯緩解患膝以僵硬為主的癥狀,治療一般采用髕骨推拿、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手法治療,每周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紅外線、激光、低頻等理療可以促進局部炎性物質吸收,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生物活性升高,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對于緩解部分疼痛僵硬癥狀有一定療效。
4、飲食療法
桃仁粥
取桃仁10克洗凈,搗爛如泥,加水研去渣,與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隨意服用,每日1劑。功效:益氣活血,通利關節。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氣虛血瘀,阻滯關節者。
豬腎粥
取豬腎1對洗凈切片,人參6克核桃肉10克與粳米200克加適量水共煮成粥,隨意服用,每日1劑。功效:祛風除濕,補益腎氣。主治膝關節炎,證屬腎氣不足者。
防風粥
取防風12克,蔥白兩根洗凈,加適量清水,小火煎藥汁備用;再取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熬成稀粥即成。每日1劑,作早餐用。功效:祛風濕。主治膝關節炎,證屬風濕痹阻者。
冬瓜薏仁湯
冬瓜500克連皮切片,與薏苡仁50克加適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爛熟為度,食時酌加食鹽調味。每日1劑,隨意食之。功效:健脾,清熱利濕。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濕熱內蘊而濕邪偏盛者。
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薏苡仁粥
薏苡仁30克、淀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薏苡仁,米爛熟后放入淀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老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雌雞1只約500克,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如果你也是久坐一族,最好注意時不時活動下身體,以免膝骨關節炎找上門哦!
(責任編輯:詹遠 )
很多中老年患者朋友在被診斷為早期的骨關節炎的時候,常常會問道吃什么對骨關節炎有益。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的營養指南明確指出骨關節炎的……詳細>>
新一期《英國醫學雜志》刊登報告說,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調查了3萬多名女性的健康資料,她們出生于1914年到1948年之間,其中……詳細>>
海鮮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那么關節炎患者能吃海鮮嗎?在日常飲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詳細>>
類風濕關節炎,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患病的人深受其害,所以是需要積極治療的,一說治療,大家肯定會想到醫院,大家肯定不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