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誤區一:農家蛋更營養。
真正的農家蛋可能會更好吃一些。但檢測表明,農家蛋的各個營養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雞蛋更高。另外,放養土雞的產蛋環境衛生狀況不好把控,雞蛋受到糞便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誤區二: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紅殼蛋更有營養,市場上紅殼蛋的價格也更貴。檢測表明,蛋殼的顏色和雞品種有關,與營養無關。
誤區三:蛋黃越黃營養越好。
蛋黃顏色與其含有的各種色素有關,其中一些色素如胡蘿卜素等的確具有營養價值。不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很容易讓蛋黃顏色加深,不僅與營養無關,還會帶來安全隱患。
誤區四: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營養。
一般來說,雞在生長期130~160天之內所產的蛋都會被稱為初生蛋。沒有任何檢測證據表明,初生蛋的營養素含量比普通雞蛋更多。實際上,初生蛋個頭較小,每個約40克,因重量不夠標準,在國外是不允許出售的。功能蛋是指通過飼料技術使雞蛋富含鋅、碘、硒、鈣等營養素。這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因為沒有標準也不好檢測,很多產品都有過度宣傳之嫌。
誤區五: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吃雞蛋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而蛋黃處于半凝固或流動的狀態。這樣既可以保證消化吸收率,又可以避免營養素損失。
誤區六:毛雞蛋是滋補品。
毛雞蛋即死胎蛋,是雞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在很多地區常作為滋補品食用。實際上,毛雞蛋營養價值并不高,而且往往含有很多致病菌。
誤區七:產婦要多吃雞蛋。
產婦坐月子時大量吃雞蛋是我國一個習俗,但在食物豐富的今天,已經不再適用。產婦應該保證食物多樣性,除了每天吃一兩個雞蛋,還要吃肉類、奶類、豆類、糧食和果蔬,以達到膳食平衡。
誤區八:生吃雞蛋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會干擾生物素的吸收,雖然偶爾生吃雞蛋不會導致生物素缺乏,但生吃雞蛋易感染細菌。
誤區九:感冒時不能吃雞蛋。
感冒發燒時,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抵抗力就會下降,也吃不下什么東西,缺乏營養,適當補充雞蛋等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對身體的恢復是有好處的。不過,雞蛋羹、蛋花湯是首選,而炸雞蛋或煎雞蛋不容易消化。
誤區十:雞蛋不宜和豆漿一起吃。
主張這個說法的人認為,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影響蛋白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但大豆制成豆漿后,胰蛋白酶抑制物在加熱的過程中被破壞,和雞蛋一起吃沒有任何問題。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初生蛋也叫開窩蛋,是小母雞在開產前30—60天內所產的第一窩蛋,比一般雞蛋要小一些。市面上宣稱初生蛋營養價值較高,有“聰明雞蛋”之美稱。……詳細>>
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很多人為了補充早餐的營養,喜歡煎個雞蛋來吃,為了可口,甚至煎成金黃金黃的。可是,你知道嗎?經常吃煎雞蛋不但沒什么營養……詳細>>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食材,并且它的營養非常的豐富,也經常被加入到人們日常的食譜當中。相對于米粉,人們更愿意相信雞蛋更有營養,所以就容……詳細>>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材,雞蛋里面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卵磷脂和氨基酸,能夠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了其智力,但是只有選擇正確的吃雞蛋方……詳細>>
雞蛋,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它含有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都非常高,是身體攝取營養不可缺少的。也因此很多人認為雞蛋有好處,可以經常吃。甚至他……詳細>>